峡猿声--王维洲习题

时间:2023-02-03 03:0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峡猿声

一、注音。

淅( )沥( 萧绎( 纤( )绳 凄怆( 貉( )兽 泠泠( )不绝 山水纡( )曲 桓( )温 二、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这雨,是我前日从三峡带回来的,至今不断。现在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旅途归来可以带土产、带纪念品,难道还能带雨吗?雨水“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是什么意思?) 答:不能带雨,但这样写,情景交融,委婉抒情,别具韵味,意思是这几天一直下雨。 雨水“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这是感觉的移用,指三峡之旅让自己的心愁闷哀伤。 2、第1段的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既交代了三峡归来写作文章的触发,又为读书思索渲染出一种清寂宁谧的气氛 3.雨夜中,作者重温古人旅游三峡的诗章,生发出怎样的感受?

令人“愁消闷解,享乐无穷”,并且发现“颇引人思索的东西”,特别是追究写猿声的诗的内蕴是“可真是一件别有情味的事儿”

4. 追究这里的内蕴,可真是一件别有情味的事儿”中“这里”指什么?猿声的诗

5.譬如,我发现写猿声的诗可真多。而且这些猿声,竟千古不衰地表达了三峡中诗人们的旅怀。(句中两个猿声含义是否相同?)

不相同,第一个指猿叫声,第二个指写猿声的诗句。 三、阅读题。

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谚谣》中,读来最是凄哀感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这支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了长江渔夫的辛劳瓢泊之苦。猿声悲鸣,令人酸鼻。

南北朝时代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非常相似: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渔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人影响了民谣,或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个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原笔下的猿声悲凄的基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两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种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①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②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崔仲方 ③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④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 ⑥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听老猿。————唐,李贺 ⑦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唐,刘禹锡 ⑧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唐,白居易 ⑨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

从这些诗意看来,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

它也反映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的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不是愁如一江春水,是愁听两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瞿塘峡出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1、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反映出什么? 猿歌的特点是:(不超过6个字)凄哀感人 它反映了:(不超过32个字)

长江预付的辛劳之苦和古代旅人漂泊远行之苦与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

2 为什么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者歌》的创作年代“再猿也不会远于汉代”?

因为汉代以前的《诗经》以四字句为主,而出现七字句的《楚辞》又多带“兮”字;不带“兮”的七字句是汉代才有的。

3 从所引诗句中分别找出与下列类型的猿相对应的句子。

寒猿:①⑧ 啼猿:②⑥⑦⑨ 催泪之猿:③泣月之猿:⑤⑨ 入梦之猿:④ 4、引述陆游过三峡的史实和李白的诗,说明什么?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5“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的是什么?表达什么意思?

“这”指的是写猿的诗句和写三峡的诗句,表达的意思是三峡猿歌反映了古人经过三峡的辛劳漂泊、寂寞幽长之苦,三峡猿歌是凄哀感人的。

6、“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下列哪一首诗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D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说明“这”指的是古代人们过三峡要用二十天这一事实)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B、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C、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D、“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7、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是不是病句,为什么?)

答:不是,这是使动用法,使旅人的心悲哀的意思。

四、阅读《母猿哀子》

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呢?

以我来说,从未见过猿,对猿连个感性印象也没有。但在读这些诗的时候,却像中了魔法一般,意无条件地进入了意境,感受了那种悲愁。而且这种悲愁又愁得那么美,带一种难以申说的凄怆哀苦,一种难以排遣的幽思游绪,久久难以自拔。

1、作者说,他在读三峡猿歌时“却像中了魔法一般,意无条件地进入了意境”,请问,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不超过30字回答)

是带一种难以申说的凄怆哀苦,一种难以排遣的幽思游绪之美的意境。 2、引述《水经注》和《宜都山川记》的记载说明什么? 三个大峡的确都遍布着猿声

3、引述《世说新语》中的《桓温入蜀》的传说说明什么? 这样的故事继屈原的诗句之后,又给予后来文人以很大的影响

4、作者引述母猿哀子的故事想说明什么问题?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即“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凄楚哀婉的心灵感应。 因果关系。

5、作者认为,到底为什么借助猿声能表现愁苦之情呢?

因为母猿哀子的哀叫声,沿峡百余里不绝,这震撼高山流水的声音,会给峡中远行的诗人带来凄楚哀婉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2cb59b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