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情境式教学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05-26 13: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情境式教学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吴俊峰

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3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课标明确指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四种具体建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综合性教学形式的有效倡导,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其中,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在我们的教学中也较为普遍,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笔者以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为例,阐述案例情境式教学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

以案例为载体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要显现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力求可操作、可把握。比如,在《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课中,教师设置真实场景,让学生和游客对话,一切都那么自然流畅。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两岸桃花一湖水,碧波荡漾到三门!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在黄河岸边,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它的名字叫三门峡!自然山水、宜居城市,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三门峡的美好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瞧,一批北京的青年游客来了!请欣赏第一集《初到三门峡》。

记者:你们好,欢迎来到天鹅之城三门峡,我们是三门峡市一高小记者社团的学员,想采访你们几个问题,可以吗? 游客:当然,请问!

记者:请问你们来三门峡旅游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游客:准备行装,衣服,鞋子,帽子,雨伞,充电宝,查阅行程路线等。 记者:从北京到三门峡是乘坐火车、高铁还是飞机的呢? 游客:高铁,很快很方便。


记者:你们的高铁票是从车站买票还是从网上订购? 游客:当然是网上订票了,方便快捷又节省时间。

记者:你们入住的酒店是提前从网上预订还是来之后订的呢? 游客:网上预订。

记者:你们准备去参观哪些景点呢? 游客:风景区,黄河公园,陕州地坑院等。 记者:好的,谢谢!

以案例为载体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要围绕议题,指导、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接着上述学生和游客的对话,老师抛出议题同学们,刚才小记者们采访了北京游客,你能提炼出他们对话中的经济关键词是什么吗?如何分析呢?,组织学生围绕议题,开展富有成效的讨论展示活动。 【抛出议题】

老师:同学们,刚才小记者们采访了北京游客,你能提炼出他们对话中的经济关键词是什么吗?如何分析呢?结合本节课内容讨论3分钟。 老师:时间到,请同学们举手发言。

同学甲: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老师:很好,请同学们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同学乙:北京游客准备行装、衣服、乘坐高铁、入住酒店等,都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同学丙:北京游客从网上订票、订酒店、选景点等,体现了生产決定消费方式。 同学丁:游客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风格的酒店、不同文化内涵的景点等,都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同学戊:没有通信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手机的普遍需求;没有交通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高铁、飞机的普遍需求;没有餐饮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饮食、酒店的普遍需求。这充分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以案例为载体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要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的必要环节。《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课,关键词是生产和消费,主线是发展生产,满足消费,通过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 【逻辑线索】

在初到三门峡环节,通过学校小记者们与游客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推出生产决定消;

在游观三门峡环节,通过学校小记者们与游客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游客的到来给三门峡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好处,从而推出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在助力三门峡环节,通过学校小记者们与游客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我市如何发展生产才能满足更多游客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出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推介三门峡环节,通过学校小记者们与游客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让三门峡走出河南、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以案例为载体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以一批北京青年游客来三门峡旅游、本地学生作为小记者采访游客为背景展开教学,共分四集:第一集《初到三门峡》,第二集《游观三门峡》,第三集《助力三门峡》,第四集《推介三门峡》。这四集层层递进,主题鲜明,不仅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最大化实现,而且培育了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的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了学生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意识素养,培育了学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参与素养。 注: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编号JCJYC18091230)课题研究成果。 编辑 王彦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3393c0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