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时间:2022-03-21 04:3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逐步推进,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同样要将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核心素养,获得品德塑造,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基于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引言: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身心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奠定语文基础。那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在具体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教学内容的跨界融合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中职语文教材并不是中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全部,仅仅是中职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教学内容的跨界融合,就是跨越教材文本界限,向中职学生身临的社会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领域延伸,融合能为中职学生接触教材之外、教室之外的人与事提供有效途径,拓宽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空间的内容。一是跨越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界限,融合育人内容。重视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提炼与选择,跨越工具性人文性间的界限,实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意识地建立语文学科知识学习内容与立德树人教育相融合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列入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心位置。二是跨越语文学科界限,融合相关学科(专业)中有利于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与培养的知识点。以打破语文学科界限的勇气,挖掘相关学科(专业)中具有利于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与培养价值的知识点,进而拓宽中职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利用多种学科、专业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是跨越手中所用教材界限,融合语文学科中新知识点。由于语文教材编写的滞后性,不可能随语文学科新知识的发展而及时改编。这就要求跨越手中所用教材的界限,有计划地将对语文学科研究的新理论信息融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及时掌握语文学科新的知识信息,为中职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输送新鲜的学科知识。 二、展示特点,提高学生兴趣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展示出来,发挥出语文教育对于个体的人文熏陶作用,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知识与职业教育进行整合,需要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做到对文本教学内容的足够理解,并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训练以及情感体验的培养,加强语文教育内容互动性的设计,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材的知识点展现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数字化资源,以弥补传统的平面静态教材的不足。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以及当下的热点问题普遍有较高的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展示,采用视频以及互动性内容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三、情境赏析,推动审美鉴赏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启迪学生的心智,更要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


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比如,在进行《过万重山漫想》的教学时,文章虽然是一篇关于漫想的文章,但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尤其是第二节,集中描写了三峡蔚为壮观、形态各异的奇景,很值得学生赏析。为了让学生体会三峡景观的壮美和惊险,推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笔者在课文赏析伊始,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江水一泻千里的情势?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山的雄伟壮美?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山的奇异?文章中哪些词体现了山的险峻?文章中哪些词展现了山的美姿?然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其中对沿途的风光进行欣赏,让学生体会三峡的雄伟、神秘和惊险。人们一旦面对奇异的景象,惊喜感叹之后,总喜欢追根溯源,这是很自然的联想。这样通过情境赏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为学生理解后面的漫想做好了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突出核心素养教育对于个体的积极影响。核心素养教育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做整体的课程安排以及规划,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到立体化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和职业能力相融合,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雄.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地图构建与应用——集美工业学校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0,10(01):36-43. [2]房厦.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沁园春·长沙》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68-16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72104a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