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备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大家看,这是巴金作品《鸟的天堂》的巨型书雕。记得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此游览,曾写下《鸟的天堂》一文。 2、“天堂”常常比喻什么?“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出示温故习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 (填时间),看到了 ,第二次是在 (填时间),看到了 。 4、假如我们站在巨型的书雕前,面对的是一群前来观光的游客。你能不能上温故习题补充完整,在其前面再加上一、两句导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解说。 (二)精读课文,感受熏陶——走近“大榕树” 1、默读课文第五~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榕树的?并为你的思考找找依据。 (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据:“渐渐逼近”。) 2、作者在远处时,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作者用生动的文字给我们展现在了眼前,从整体上让你感受到了榕树有哪些特点?(作者从整体上写出了榕树的大小、颜色和形状,还交代了榕树的位置。)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融入朗朗的读书中。 4、当作者近看榕树时,他发出了怎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这“美丽”到底指什么呢?细细地阅读课文中第七、八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它的美?(它的美丽在于它是一株大树;它的美丽在于它的姿态——卧在水面上;它的美丽在于它的茂盛——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它的美丽在于它的色彩——翠绿。) 6、作者来到鸟的天堂时正值夏季,叶子早已成为深绿色的,为什么作者还说是“翠绿”的颜色?你从中感到到了什么?(一个“翠绿”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它在生长,在不停地生长,每天都有新的生命在诞生,每天在我们的眼前都能看到新的叶子。) 7、把“那翠绿的颜色……”与“这美丽的……”联系在一起,再读一读,你对这“美丽”又会有怎样的思考呢?(榕树的美丽不仅指它的外表,还在赞美它的内在的顽强的生命力。所以说,作者感受到了榕树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大家,感受到了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8、细细地阅读,我们读懂了“美丽”这个词语,既是对榕树外在美的赞叹,又是对榕树内在美的赞颂。读书,不能放过课文中的每个词,每句话。读出词语、句子中包含着的另外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受熏陶——走近“鸟” 1、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见到了什么?作者写出了鸟的什么特点? 2、还有的鸟儿在干什么呢?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 ,有的 ,有的 。 3、“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文中的话说一说?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一只鸟儿的动态,谁来读一读,把你的理解也读出来。 4、还有什么鸟呢?它在干什么?也像作者那样,进行细致地描写。拿出本子,写一写它的举动。 5、这里树美,鸟美,还有一种美隐藏在第九自然段中,你发现了吗?(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6、难怪作者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上了引号?(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四)抒发情感,感悟主旨 1、我们游览了美丽的鸟的天堂,感受到了这里的树美、鸟美、人更美,你能为这里的美景创作一句广告词吗?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它,走近它,欣赏它,感受它。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以创作导游词为开始,以创作广告词为结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给予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语言,用语言。) (三)作业 1、必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板书设计 树 大 茂盛 奇特 美丽 鸟的天堂 赞美 鸟 多 欢快 壮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36f26b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