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坐立 坐和立,是人们日常起居中最常见的样态,似乎无关大局。但是,它却能反映出人内心的精神状态。所以,中国人的传统,总是教育孩子“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在正式的礼仪场合,坐立的姿势正确与否,最为显目,因而需要特别注意。 一、先秦时代的坐与席 先秦时期,人们无论坐卧,都在地上。上古先民的坐姿,《史记·商君列传》中有非常生动的描述。春秋时期,秦穆公曾经是五霸之一,秦国疆域辽阔,国力很强。秦穆公之后,强势不再,国土日削。秦孝公即位后,想重振秦穆公的霸业,为此而“下令求国中贤者”,招揽人才。商鞅闻讯之后,西行入秦,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 宾主入席之后,商鞅谈自己的治国方略,不料秦孝公不时打瞌睡,根本不听。商鞅只好告辞。事后,秦孝公生气地对景监说:你带来的这位客人是无知妄人,我怎么能任用他?于是景监又去责备商鞅。商鞅说,我今天讲的是尧舜时代的帝王之道,可是他不能领悟,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商鞅再次见到孝公后,转而谈儒家的王道,孝公还是不感兴趣。于是,孝公再次责问景监,景监又责问商鞅。商鞅说,看来孝公喜欢的既不是帝王之道,也不是儒家的王道,而是霸道,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就一定能说动他。商鞅第三次见孝公,开始谈论霸道。孝公觉得不错,态度开始转变,之后又召见商鞅面谈,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孝公由于听得入迷,总想靠商鞅再近一些,所以身子不知不觉地朝前移动,居然把膝盖移到坐席的前面去了。接连谈了好几天,孝公居然毫无厌烦之心。从《史记》的这段记载可以知道,孝公是跪坐着的,而且膝下有坐席。 那么,先民为什么要坐在席子上呢?原来,室内的泥土地面容易受潮,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需要对居住面进行防潮处理:先将泥面夯实,再用火烧烤,使之坚硬干燥,然后涂上白膏泥防渗,非常讲究。尽管如此,地面总不会很干净,坐在上面也不太舒服。所以,会在地上垫一张席子作为座位,这就是“席位”一词的来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是少数民族使用的椅子等坐具传入中原,当时人称为“胡坐”,但很快为汉民族所采用,席地而坐的习俗逐渐消失,但有关的一些词语中还保留我们的语汇中,比如称贵宾的座位为“贵宾席”,称宾客就座为“入席”,客人在座位上讲话叫“即席发言”,等等。 如果有德高望重或者年长的客人到来,则要为之加席,就是在原有的座席上面再加一重席,就是两重席子,称为“重席”。对于地位或者声望特别崇高者,甚至要用三重席子,以示尊隆。 二、坐姿的要求 我们在前面谈到,古人的坐姿是双膝着地,臀部落在脚后跟上的。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的资料来看,当时男、女坐姿的区别主要在双手。男子的双手平行着放在双膝上,而女子则是双手向下交叉着放在身前。 礼仪场合坐姿的基本要求,是保持上身的正直。儒家讲究人的身体“正”和内心的“中”,认为这是君子内外一致的表现。古人席地而坐,身体的四周几乎是空的,背后没有像椅子那样可以依靠的东西;那样坐久了很疲劳,因此岁数大的人,左右有可以凭依的“几”。从医学角度上来讲,这也是非常合理的。人的嵴椎是一节一节的,经常保持中正,能够使自己的嵴椎保持自然垂直的状态,对健康是有益的。如果经常弯着,腰椎间盘就会突出,使神经受压迫,时间一长,就会出毛病。所以,连唱京戏的老生、老旦,但凡坐着唱的时候,都是很端正的。 从文献看,古人坐姿中最为怠慢不敬的,是将臀部直接坐在地上,然后把两腿岔开向前伸直,样子有些像扫垃圾用的撮箕,所以称为“箕坐”或者“箕踞”,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当时没有今人所穿的分裆的裤子,人下身所穿的裳,有些像后世的裙子,而且不穿内裤。不难想见,在大庭广众之中箕坐有多不雅。实际上,直道今天,即使人人都穿了内裤,在公众场合箕坐,还是很失礼的。《礼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是细碎的意思,通篇为少年介绍最基本的礼节,其中说到:“坐毋箕。”要求孩子从小养成不箕坐的习惯。 古人厌恶箕坐的例子,文献中有不少。例如,荆轲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反而被人家团团围住,大势已去,《史记》说他“倚柱而笑”,靠着柱子一屁股坐了下来放声大笑,然后“箕踞以骂”,他自知反正要死,所以不正经地坐着。《史记》又说,赵王张敖捧着食案进献食品,执礼甚恭,而刘邦“箕踞骂之”。张敖的执礼甚恭,与刘邦的“箕踞骂之”形成鲜明对照,将刘邦的无赖相刻画得淋漓尽致。 今人不再席地而坐,在礼仪场合就座,除了不要“箕踞”之外,是否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要坐在自己该坐的位置。如果要见的是尊长,除非室内只有两把椅子,而且不能移动,一般不要与主人并排而坐,那样有与尊长平起平坐之嫌,显得自大。如果室内座位较多,则应该坐在尊长的侧面或者对面,但要注意彼此的距离。如果离主人太远,则显得疏远主人;如果靠得过近,也显得不庄重。席次的安排,如果是两人并坐,右边的座位为尊。如果是三人并坐,中间的座位为尊,右边的座位次之,左边的座位最谦。卧车的座位,一般是后排的右座最尊,左座次之,司机右侧的座位再次之。如果是主人亲自驾车,则客人应该坐在司机右边的座位。 如果是在教室听课,则要坐在尽可能靠近老师的位子上,渴望聆听老师教诲的学生必然会如此。古人说,去拜见老师,席间不要留“虚座”,就是不要留空座位。因为隔着几个空座位坐着不仅不尊重师长,而且会使后到的人不方便。因此,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从前往后坐,是礼仪场合的原则之一。 如今无论是课堂和会场,都有一个普遍的不良现象,就是离讲台越近的座位越是没人坐,离出口或者过道越近的座位坐的人越多,因而场面显得稀稀拉拉,非常散乱。毋庸置疑,这是听课者厌恶老师或者课程的心态的折射,所以才会选择便于随时熘号,或者在下面做与听课无关之事的座位。这样的场面,是非常失礼的。 此外,要注意坐的姿势。如果是坐在尊长面前,一般不要把椅子坐满。就是说,不要尽可能往椅子的后面坐,而是要坐在椅子的前部,通常只能坐二分之一甚至三之一。上身应该前倾,这是倾听师长教诲的人必然会有的坐姿。在尊长面前陪坐,不要把上身往后仰着坐在椅子上,那也是傲慢、怠惰的表现;也不要翘二郎腿,更不能一边抖动着自己的腿,一边与长者说话。 与普通客人对坐,有一条原则,叫做“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吃饭,就应该尽量靠后坐,不要靠近前面的桌子;如果是吃饭,就应该靠近桌子坐。坐姿要稳,容颜要正,以表示郑重。此外,要做到“并坐不横肱”,与别人在桌子前并坐,不把肱撑向两边。 三、坐与立 古代站姿的要求与坐姿一样,都是要保持体态的正直,不妄动,是所谓“站如松”。站立时,双手放在身前是比较恭敬的表现,也可以放在身体的两侧。一般来说,双手背着是傲慢不敬的表现。此外,站立的时候,身体不要左右倚靠,更不能背靠着墙,这些都是怠惰的表现。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坐者与立者的关系。一般的原则是,尊者坐,卑者立。按照中国的传统,尊长之间见面,陪同的年轻人应该站着,称为“侍立”。“侍”有侍奉的意思。“侍立”,一方面是表示不敢与尊长平起平坐,另一方面也含有恭候调遣、随时奔走效力的意思。如果得到师长允许而坐下,则称为“侍坐”。 年轻人与尊长合影,要让尊长坐在正中,只要不是尊长的特许,是不能与之并排而坐的,一般应该站在尊长后面。 有些节目的主持人不明于此,每每有失礼的行为。我们在凤凰卫视的一档谈话节目里看到,当嘉宾走上场,某着名主持人居然安坐不动。接着,嘉宾主动走上前与主持人握手,而主持人依然不起身,端坐在椅子上,伸出手与嘉宾相握。节目结束时也是如此,嘉宾起身向观众鞠躬行礼,主持人仍然安坐不动,甚至嘉宾转身与主持人握手时,主持人还是坐着。嘉宾是电视台请来的客人,而且大多有一定的知名度,有的年事也比较高,他们尚且能谦虚行礼,主持人反而以名人自居,自持甚高,这是是对嘉宾的极度不尊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43b55767ec102de2bd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