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金色花》讲学稿 年班: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主备教师: 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作品,积累重要字词。 2、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文。 3、品味诗歌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母子情。 学习重点 :作家及作品、朗读诗歌、背诵。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母子情。 时间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泰戈尔, 印度诗人、文学家、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二)、了解《金色花》 这是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调皮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爱是交流的,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二、掌握字词。给划线字注音: 匿.笑 祷.告 沐.浴 罗摩衍.那 膝.上 三、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 (二)、齐读课文。注意语速、节奏、重音,读出感情。 (三)、品读课文。(认真品读,品出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感情,做批注,再把不同感情读出来。) 1、 第一段要读出孩子怎样的口吻? 2、“孩子,你在哪里?”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应读出母亲和我怎样的感情呢? 3、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怎样的感情呢? 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5、“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呢? (四)、个人朗读。带着以上分析的感情再次品读课文,开展朗读比赛。 (五)、默读课文。思考作批注: 1、文章写了几个优美的画面?用简洁语言概括。 2、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旨及感情。 四、语言品析(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批注在句子旁边。) 1、我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五、背诵全文。 六、练笔。 这首散文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即金色花,抒发对母亲的爱。 孩子怀着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呢?将用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你母亲做些什么呢?请仿照课文 的写法“假如我变成了„„,我要„„”写一段话,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课题:《荷叶母亲》讲学稿 年班: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主备教师: 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会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热爱的写法。 3.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 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 瑞: 菡萏 : 徘徊 : 欹 : 荫蔽: 花瑞: 莲蓬: 适意: 遮拦: 三、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 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四、吟读入诗,初读悟爱 要注重朗读的停顿和节奏,把握重音,并且要读出感情。 思考: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握文章大意。(听读结束,找学生来概括大意) 2、理清结构层次 3、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六、课文解析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2、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让学生找出渲染情绪的文字,加以品读) 3、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4、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5、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6、“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def94b2e3f5727a5e962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