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每日一成语故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读指导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四、疏通大意 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 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 3.老师评价纠正。 注: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 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六、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 (二)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②战事紧迫。③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请从文中找出来。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勇双全。 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战斗艰苦,思念家人。 保家卫国,壮志未改。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斗生涯,可见详略得当,字字千金。) 5、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明确: ①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 ②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③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七、探究发现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八、学生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九、小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十、 布置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0706e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