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

时间:2023-04-20 19:29: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学

(一)伦理

伦理: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原则。清代末年伦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西方最早的伦理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

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二)道德

从首从足,原义为道路,后引申为法则、规范、规律等。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为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的道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

包含着某种客观性,主要是指做人的规则、原则等外在要求;则偏重于主观的方面,主要是指人的内心的精神情操和精神境界。

西方:道德(morality)源于风俗(morse),而morse则是拉丁文mos(风俗、性格)的复数 结论:道德一词包含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 2.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1)它揭示了道德一般本质,说明了道德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并随着这种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意识形态。

2)它揭示了道德的特殊性,说明了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3)它揭示了道德丰富的内容,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 (三)伦理和道德的关系

1.联系 :两者有相互交错的部分

2.区别(1)作为价值本身 ※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道德的核心是善(美德、德性等) ※伦理是基础的价值;道德是完善自身的可能性,是超越的价值。 ※伦理是手段性的;道德通常被理解为目的性的。

※伦理中的本质的东西是共处的公平与适度;道德中的本质的东西完善自身的

※伦理是公共性的价值,道德是个体性的价值;

※伦理是基本的、一般说来是必需的价值;道德是发展的,未必每个个体都会经历其发展的价值

(2)作为规范

※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

※伦理具有双向性,可以互相要求;道德就其本质说只就由单向性,只可以要求自己。 ※伦理诉诸人们的共同意识或共识;道德诉诸个人的体认。 ※伦理是准则;道德是一些终极价值。

※伦理的约束有强制性;道德的约束没有强制性。

※伦理的约束依赖人们给予共识的公平与正义感;道德约束依赖于个人的德性。 3)作为评价尺度

※伦理的尺度是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 ※伦理具有可通解性;道德则难于通解。

※伦理的评判可以商讨;道德的评判则难于商讨。


理学是一门对全部人类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的学问。 二、伦理学对象的科学规定 (一)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 1.从研究的方法来看

描述伦理学(descriptive ethics)、元伦理学(metaehics)、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1描述伦理学:依据描述的方法,仅仅从社会的实际状况来再现道德。包括道德社会学、道德心理学、道德人类学等。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杜克海姆(涂尔干)创立道德社会学。 主要研究:道德的社会制约性;道德的现实作用;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户相互影响社会学规律;社会道德实际及趋势。 2道德心理学运用心理学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科学 其根本任务是通过研究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社会道德心理发生和运行的过程及一般规律,揭示人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社会舆论和传统文化的等形成、发展的心理学规律。

研究内容:道德意识的心理形式;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规律;社会道德心理的运行规律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00d8ca05087632311212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