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 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在西方,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 、习惯 、性格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 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如道德行为等)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将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阶级社会中道德的阶级性及道德实践在伦理学理论中的意义。 《宇宙伦理学》(专著,张云飞著)认为,伦理学应该将视野放宽,不但扩大实践领域,同时也承认除了地球人类以外还有其它伦理主体,例如其它高级动物,以及可能存在的其它高级智慧生命等等,甚至,宇宙万物都是伦理主体,主客体关系是相对而言的。未来的伦理学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朝宇宙伦理学的方向发展,以求把人类伦理建立在更为普遍、更为深刻的基础上,以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实践需要,以扩大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宇宙伦理学也就是“把视野放到整个宇宙”的伦理学,是伦理学原理与应用伦理学的统一体,是关于宇宙万物的普遍伦理和具体伦理的学问,是一个开放的无止境的体系,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以创建、发展和更新。 但是,人们对“宇宙伦理学”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最早的大概可以追溯到前苏联伟大宇航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宇宙伦理学”,其基本观点是:人类应该创造超出地球之外的生存条件,同时,免除宇宙里的一切生灵的痛苦,是“绝对命令”。 这一“绝对命令”在《宇宙伦理学》所创立的体系中,属于”宇宙增乐”的要求,而“宇宙增乐”又是“普利万物”的要求,“普利万物”又是终极准绳“完善宇宙”的要求。在《宇宙伦理学》中,终极准绳只是一个假设。同时,它对于“宇宙伦理学”的界定,只是从学科本身的性质和要求(把视野放到整个宇宙)来说的,并没有绝对的准则——以上所说的准则也只是目前研究的结果,是可以而且必须更新的——当具备更新的条件的时候。所以说,这是一种彻底或真正意义上的宇宙伦理学。但是,毫无疑问,齐奥尔科夫斯基是宇宙伦理学的先驱,其基本观点与《宇宙伦理学》的观点并没有很大冲突,但同时也受到了诸多其它考虑的限制,后者的考虑较之前者更为彻底和全面。例如,《宇宙伦理学》虽然也提倡进行适当的星际探索,但对于“开发宇宙”的热情却远不如其他宇宙伦理学学者高涨,甚至没有提倡过“开发宇宙”这一提法,全书都是围绕“完善宇宙”展开的。 【西方历史】 伦理学的西方历史十分悠久,其源头可以在最古老的史诗与神话中考究。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它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此类处境”,“我们为什么/依据什么这样处理”。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 【与哲学关系】 伦理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人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人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伦理学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伦理学的社会价值将不断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073f4cfe4733687e21aa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