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招牌是经营者的品牌标识。招牌氤氲着人间的烟火气,招牌彰显了城市的创造力,招牌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品格,招牌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试题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测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例文: 风中酒旗正翩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仿佛看见远处风中酒旗正翩翩起舞,上下翻飞。不禁想起《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街景,最为高大气派的正是高挂“孙羊正店”招牌的酒楼。“正店”是大酒店,是拥有酿酒权的酒店。即使是带土味的“孙羊”两字作为前缀,也能想见当年老板定下店名时的豪迈气概与自信。《清明上河图》只是北宋京城汴梁寻常一角而已,然而“酒肆人满兴盛”足以让人想见汴梁城内“七十二家正店”招牌纷呈“竞豪奢”的盛世烟火。 古人早已懂得招牌的重要意义。贺知章醉酒无钱,店家只求题字一幅以抵酒钱,诗人挥毫既毕,观者如堵,酒家以此为招牌,一时名声大噪,宾客盈门。当然,这里面既有贺知章的名气作用,也有招牌的宣传作用。 我们可以想见武松在“快活林”中醉打蒋门神的传奇,可以想象其在“狮子楼”上的恐怖以及“三碗不过冈”中的无畏。武松仿佛成了《水浒传》中最知名的形象代言人。他的“代言”使这些招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生命力,也是所有店家最大的梦想,所以,即使蒋门神占了“快活林”,也未动过改名的念头。 招牌在不同的国度有着相似的视觉功能。日本京都的街头,几乎所有的街铺、餐厅、居酒屋的招牌都个性鲜明,虽然小旧,却将平凡风景装点得活色生香,仿佛将一座城市带回某个遥远的午后,甚至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的唐宋之韵,看到极为鲜活的传统文化。 然而,如今不少商家因一味模仿别人而失去了自己。当我们看到“阿里妈妈”“阿里爸爸”“老干姨”“老干舅”层出不穷,当我们又看到南北“稻香村”之争气势汹汹,不禁发出这样的质疑:当代的招牌到底变成了何物? 招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品格在“阿里爸爸”们眼中荡然无存。其实,只要经营者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招牌就是口碑,就像“孙羊正店”,即使“孙羊”粗俗,却掩盖不了它正店的气派。 提到“招牌”这个词,我仿佛看到“牧童遥指杏花村”时,杜牧望到远处酒旗飘飘的欣喜。我十分想要看到无数的、纷呈的、各式的酒旗在风中飘飘。我相信我们依然会有许多“酒旗”永远迎风招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f04487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