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材解析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村庄突遭洪水,面对惊慌的村民,老支书沉着镇定地指挥,大家顺利脱险,而他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村支书形象,他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之桥。 课题“桥”,不仅是作为建筑物的桥,是村民逃生的桥,更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为题的丰富内涵。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老支书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中写老支书有三个情节:洪水袭来中的镇定指挥,揪出小伙子让他排到后面去,桥塌前推小伙子上木桥。洪水滔滔、唯一可以逃生的小桥随时会倒塌,这都是极端危险的环境,指挥逃生、让他人先走都是老支书的主动选择,选择就是担当,从而塑造出了老支书这样一位坚定沉着、舍生忘死的共产党员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暴雨、洪水与桥等环境描写,抓住情节中对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具体描写来感受老支书的形象。 小说对人物关系的安排独具匠心,不仅在于老支书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更在于把这种关系放在小说结尾才点明。沉着镇定、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对待儿子与其他党员是一视同仁、不徇私情,这是他作为村支书的形象;村民都已安全撤离后,推儿子赶紧走,这是他作为父亲舐犊情深的表现。两重形象既相互区分,又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了老支书的形象塑造。小说主体部分对老支书形象的塑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尾点明父子关系,在深化对人物形象把握的同时,更使读者被老支书家庭的巨大牺牲所震撼,产生崇高的悲壮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关系,领悟微型小说独特的结尾艺术。 本课安排了8个要写的字,其中7个左右结构的字均为形声字;“废”为半包围结构的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要指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掌握。本文大量运用短句,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要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并有意识地进行积累。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懂得了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获得了一定的阅读经验,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梳理和 1 / 2 提炼。同时,还要安排迁移运用,阅读微型小说,进一步巩固学习经验。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f3d1d7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