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莫展的谢经理 谢经理是一家IT公司软件开发部的项目经理,6个月前他被公司派往新动力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动力集团)现场组织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担任项目经理。谢经理已经领导开发过几家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产品,此次去后应当只要适当地做一些二次开发,并根据用户需求作少量的新功能开发即可大功告成。 谢经理满怀信心地带着他的项目团队进驻新动力了,谢经理和项目团队在技术上已经经历过几次的考验,这些也是技术娴熟,很快在3个月的时间就将系统定制开发完毕。项目很快进入了验收阶段,可是新动力分管财务的陈总认为一个这么复杂的财务系统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在新动力的信息化项目中还是首次,似乎不太可能,拒绝在验收书上签字,并要求财务部的刘经理和业务需求人员认真匹配集团公司及和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上的业务需求,并严格测试。 财务部的刘经理和财务部的员工们经过认真审核和测试,发现系统开发基本准确,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业务流程变更较大。这样一来,又过去了1个月,新动力的陈总认为系统还没有考虑集团公司领导的财务需求,比如集团公司领导可以自由支配1000元以下的支出,而且由于实施较困难的话,故提出项目组要从集团公司总部开始、一家一家子公司地逐步推动系统的使用。 谢经理答应了新动力陈总的要求,开始先在集团公司总部推运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是2个月过去了,连系统都没有安装成功,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的人员不配合购买服务器,并说这个项目没有列入信息部门的规划;财务部门的人员说项目都推不动了,何必再上。谢经理一筹莫展,我该如何让项目继续走向成功?眼看半年过去了,项目似乎没有了终结之日,更不用说为IT公司带来效益了。 【案例的分析】 谢经理和他的团队认真分析了项目在项目的整体管理所做的工作,发现了项目中存在的主要的主要问题: (1)没有仔细分析项目的干系人。新动力分管财务的陈总是项目的中间力量,他一方面考虑到财务管理的方便性,另一方面还总是想到自己作为集团领导在财务方面的特权,此外,他还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否决权,有可能从项目的中间力量演变为项目的反对者。 (2)项目缺乏新动力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这种情况在项目合同的甲方比较常见,信息技术部门往往地位不高,财务部门是管理部门在公开招投标时不一定知会了信息部门。但IT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是技术方案把关、项目验收、上线、及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都需要甲方信息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 (3)项目计划沟通不够。谢经理的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但在与项目干系人的沟通上做得不够,连新动力分管财务的陈总都认为提前完工是不可能的事,说明没有及早地与陈总在项目大的方向和约束上商量,也没有将项目计划告知于陈总。 (4)承担的责任过重。在项目的甲方实施项目主要还是得靠甲方的工作人员。在开发完工后的系统实施阶段,推广工作应当以财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为主导,谢经理的团队作为辅助,因为谢经理的团队对新动力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号召力,更不用说变更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了。 通过以上4点的分析,谢经理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1)与公司销售部门负责此项目的营销人员作了细致的沟通,全面识别并分析了项目干系人。确定新动力分管财务的陈总、财务部的刘经理和信息中心的负责人作为目前项目干系人的重点攻坚人物。 (2)申请公司领导的支持。通过公司领导与新动力的陈总的接触,陈总表示将大力支持和推动项目的实施,并为此项目召集各个部门、子公司负责人召开了协调会,谢经理在协调会上作了项目进度报告,并就项目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协调会后,决定由新动力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陈总任组长;成立项目实施小组,财务部刘经理任组长,信息中心的负责人与谢经理均任副组长,各部门相关责任人为组员;成立技术支持组,由信息中心相关技术人员和谢经理的团队成员作为组员。 (3)经过谈判,鉴于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双方同意将项目划分为2个子项目,系统的研发与上线为1个子项目,在验收后支付部分费用;项目的实施作为1个子项目,由新动力主导,谢经理的团队全力配合,并作了培训及技术改造工作。 项目经过以上3点的协调后,很快步入了正轨,半个月后完成了第1个子项目,并相继在新动力总公司及其子公司上线并投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a90437fc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