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作者:皮巩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0年第7期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该文对小学语文课文《飞机遇险的时候 》提出质疑。作者是一位著名的记者、评论家、作家,人们争相阅读,很多人认同其观点,并把此文作为抨击语文教育,甚至抨击中国教育的证据,用语非常激烈,似乎“误尽苍生是语文”。 诚然,长久以来语文教材过于意识形态化、过于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不重视科技常识、细节不真实、故事虚构加工等问题值得人们认真审视,但把《飞机遇险的时候》这篇课文当成子虚乌有,甚至当笑话,就事论事,我认为是片面的。 《飞机遇险的时候》已入编教材很多年了,文章大意是1946年周恩来同志在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的途中,飞机遇到寒流,机身因结冰而下坠,机长命令打开舱门扔掉行李以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叶挺的女儿小扬眉也在飞机上,她因为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急得哭了起来。周总理几步跨到小扬眉面前,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她背上,并鼓励她。同志们纷纷要求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总理,但是周总理拒绝了,命令大家不要管他。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脱险了。 对所看文章作者质疑《飞机遇险的时候 》之处(以下简称“质疑”),我结合研究性学习,试质疑之。 首先,要讨论清楚所质疑的问题,先要了解周总理去重庆坐的是什么飞机。经查证,这架飞机应该是C—47运输机,就是《兄弟连》里美国大兵伞降用的飞机,抗战时有一条著名的驼峰航线,翻越驼峰运送人员和各种物资用的也是这种飞机。其实即便是其他机型,如伊尔—14飞机、DC—3型客机、立川九九式运输机也一样,在上个世纪40年代,几乎所有的飞机都是螺旋桨飞机,飞行高度一般在3000米以下,速度也就300-500公里/小时,属于低空、常压下的飞行,载客也就十来个人,和现在喷气式飞机是不一样的,倒是和现在的敞篷汽车有一比。课文中讲到的飞机结冰,也正说明飞机飞行的高度不高,因为雨层云高度一般是在2500米以下,空气中90%的水蒸气也是在3000米以下。 课文中讲“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从航线来看,当时从延安飞重庆,经过的最高山脉是秦岭山脉,海拔多为3000米以下。 在反映二战的电视电影里,经常会看到飞行速度、高度相比运输机更高,用于格斗的伊尔—2强击机,从飞行员都没有带氧气罩的情形,可以判断飞行高度肯定在3000米以下(否则低温缺氧就没命了),还有后座的机枪手要负责射击,风速、气温对射击影响都不大,由此可知,对坐在运输机里的人影响就更小了。 研究小结:周总理带小扬眉坐的飞机飞得不高,是低空、常压下的飞行。风速、气温对机上人员影响不大。 好了,进入主题,逐一讨论、回答“质疑”: 其一,“质疑”指出,文章前面说到“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这种情况下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机械师又怎么能打开舱门呢?舱门不是被“厚厚的冰甲”冻住了吗? 关于“厚厚的冰甲”,这个“厚厚的冰甲”到底有多厚?要知道,飞机上结冰并非是整个飞机均匀结冰,运输机的舱门一般是内开式的,外面冻住冰壳,只要机械师使出全力,甚至多人一起用力,打开舱门,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飞机本身就不密封。据有关人员回忆C—47每次翻越驼峰时都会结冰,遇到危险打开舱门抛物减重也是常事。现在跳伞队的飞机不也可以打开舱门吗?结冰的部位、厚度以及舱门开启装置的性能都可能导致打不开舱门(冰层极厚时),同样也可能根本影响不了开门(开门推力大于冰层阻力时)。在这里,飞机结冰与能不能打开舱门并无必然联系。 其二,“质疑”指出,如果舱门真的被打开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由于气压的原因,机舱内没有固定的物体都会飞出舱外,包括人,这是很危险的。 正如前面所述,如果飞机飞得不高,只有2000多米的话,机舱内的气压与机舱外的气压基本平衡。翻看有关驼峰航线的回忆录,只有飞行高度在4500米以上时,才会因为空气稀薄和寒冷,让人感觉难受。我们现在坐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而不感觉胸闷寒冷,是因为飞机有增压仓的缘故。按照在地理课上学的常识,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来计算,在3000米的高空飞行,并不会产生质疑中所描述的人被冻僵,甚至被冻死的情况。参加滑翔运动,气流好时,升到2000到3000米是很平常的事情,飘行几个小时也不稀奇。 “质疑”所描述的如果开舱门由于气压差,机舱内的东西飞出去的情形,物理学上称其为伯努利效应(Bernoulli effect),这是现代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产生的情况。在飞行高度2000多米,不完全密封的情况下,这种效应很小。在C—47舱门打开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能够进行移动,只是移动相对困难点而已。看看影视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跳伞场面,完全可以理解。 其三,“质疑”指出跳伞是一项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质疑周恩来把降落伞伞包给了小扬眉她也不会用。若真要跳伞,周总理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跳,比让一个小孩子自己跳更可靠。 我的看法是,在普通人看来,从千米高空往下跳,确实惊心动魄,不免担忧降落伞不能正常打开或者出现其它特殊情况。其实,在描写二战的电视电影中,跳伞很简单,背好伞具,打开降落伞的挂扣,连接上通向飞机尾部舱门的钢索,逐一排好,等机械师打开舱门,跳伞人员一个接一个跳下去就成自由落体了,降落伞同时从伞包中脱出,张开了。不像现在这么复杂,要操纵开伞索系统。而且跳伞对普通人而言本就是逃生的最后选择,是九死一生的事,大人小孩概率差不多,没有什么可靠不可靠的问题。其实空投物品在电视电影中常见,甚至现代步兵战车都可以用降落伞空投,更何况是已懂事的人呢?至于两人一同跳伞,我见识少,在过去的材料里尚没有查阅到,现在倒是有,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庆祝其85岁生日时带着一位电视主持人干过一回。 其四,“质疑”指出,按照我们党对高层核心领导人严格的保卫制度,周恩来坐的飞机上怎么可能少了一个伞包? 我揣测,原来的保卫制度重点不是检查伞包,而是检查飞机油箱是否加满,对飞机零部件、导线进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无缺失、无故障,还有就是确保飞机上没有可疑的危险物品(如炸药包)等。至于降落伞,就当时人们的意识,飞机出了问题,人基本上也就完了,降落伞纯粹是聊胜于无的物件。就现在来说,民航飞机也不配置伞包,听说是因为基本没有实际作用。我第一次坐飞机时曾到处去找所谓的降落伞而不得,后来才知道,座椅底下放置的其实是救生衣,那是用于飞机水上迫降时保护乘客的。再说从1946年到现在,还未曾听过有几十上百号人集体从飞机上跳伞逃生的情形。还有一种解释,当时搭乘的是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盟军的飞机,所谓检查、保卫制度,自然和现行制度规定不同。在国共合作时期,为了防止国民党特务搞破坏,我们采取的安全措施是让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陪着我们一同乘机,比如毛泽东去重庆和回延安就由对方的张治中将军亲自同机接送。这种方式,应属于被动防御吧。 研究小结:看来,对年代稍远发生的事情,不能一味地用当下的情况来比照、质疑,因为条件、环境已不相同。针对“质疑”的质疑,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显而易见,在当今的语文教材中不严谨、夸张,甚至虚构的地方,确实不少,如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等,出现在英语课本中的华盛顿与樱桃树的故事也引起广泛质疑。批评和怀疑一直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最缺乏的一个环节,现在禁忌少了,但怀疑一切恐怕也不合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才是我们在质疑时应秉承的态度。 周总理给叶扬眉让伞包的事,得到包括周总理当时的警卫员何谦在内的一些老人的证实,我相信还是实有其事的。我在小学三年级学习这篇课文时很感动,现在看了“质疑”,并经过探究、查证,对这件事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尽管故事哪怕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细节上可能有虚构、夸张的成分,我还是一样感动,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同时我对当时在这架飞机上的每一个人都抱有深深的敬意。在研究中也查阅到后来的那件令人心痛不已的事故,在68天后,也就是1946年4月8日,小扬眉和父亲叶挺、母亲李秀文,还有王若飞、秦邦宪等人,乘坐相同机型的飞机,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全部遇难。黑茶山主峰最高海拨2208米。 通过研究性学习,也体会到写作,尤其是写历史,必须要客观求实,秉笔直书,像司马迁写《史记》一样,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写,若是采取“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写法,往往会帮倒忙,适得其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a9b524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