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轼《水调歌头》主题美探微 作者:王水侠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1年第05期 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充分说明了苏轼这首词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审美价值,它犹如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读之安神养气;又似一杯醇厚的香茗,品之回味无穷。笔者偏好这一首词,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诵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感悟积累,在探究中研索,冶情育美,深切感受到这首词主题的审美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的意境美 苏轼的词既婉约隽秀又豪放恢宏,以豪放词居多。《水调歌头》就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他继承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先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读者带人了一个月朗风清、美丽阔大的意境,使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心门随之打开,跟随他“乘风归去”的思路,走进了“天上宫阙”,看到了“琼楼玉宇”,此时想象展开了翅膀,在作者创设的优美意境中遨游,自然与他的心交融。这种想象何其大胆,这种意境何其优美,恐怕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吧!据说宋神宗在读到“琼楼玉宇”两句时,曾叹曰:“苏轼终是爱君”,遂量移汝州。从这里就可以领略到他借“问天”,其实是关心朝政,寄托政治情怀,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最后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送给望月的人们,它已历经百年,将穿越千年万年,成为华夏儿女永久不衰的祝愿。明月千里寄相思,是明月将分居两地的人相连,是明月将思念的心相牵,对明月的共同的爱使分离的人们心神互通,共享这一轮圆月,共享大自然的馈赠,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词的主题的意境美就在于审美主体通过“明月”这个审美共同体,获得了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这是一个情感内化、审美提升的过程。 二、主题的人情美 日月星辰,朗朗乾坤。天地万物,皆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人类最伟大之处便在于有“情”。试想,若无“情”将炎黄子孙相连,海外游子何以能心系祖国,魂牵梦绕?这个维系中华民族命脉的“人情”,也是历代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生性豪放、浪漫的大文学家苏轼同样也不例外,把酒对月,思绪飞扬,他想到了六七年未见的弟弟子由,便问月:既然没有什么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f323c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