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随笔 不让“反思”成纸上谈兵 今天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教育随笔《我就是数学》。第3辑——课后反思。其中一篇《反思教学,超越自我》对我有极大的触动:教学反思很重要,但反思之后要有尝试,实践和学习和再尝试才能实现突破。 ;华老师没有长篇大论说反思有多重要,而是列举课例——概率初步认识一节的课堂实录,课上老师设计有奖摸球游戏,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甚至学生以“上当了”、“坑人”来回应老师,给老师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课后他不断回味课上的环节,在琢磨如何修改设计更有效。甚至用上“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感受那种活动组织下教学效果好。 ;华老师将自己课后思考与启发融入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再修改再进行。这也是他一直追求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课前修改设计,创编漫画故事等等形式,只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体验数学的价值。而反思后的教学,在实践体验中有了不同的理解和升华。 ;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实践充满挑战,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学能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 ;以往做教学反思时只回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整体状态与互动等,显得异常应付了事。真正的教学反思应当反思教学定位问题、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效果问题、动态生成问题、教学资源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反思要全面,从定位抓起,沿途看设计到落实以及服务的情况。 ;当然反思之后也要回到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为什么有的方法是行得通,有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再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在实践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反思的催生是增强反思必不可少的环节。 ; 反思之后还要多加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时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更贴合实际更高效,更深刻。我们的学习状态能够影响着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眼光,可见其重要性。 ; 事实上,实践、反思、学习应当是不断循环,相互融合的。在这样循环往复中,我们的专业素养才能够不断的提升,做到“虽柔更强”。 ; 华老师说,我们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建立在反思精神上的反思能力才是真正有力量有生命有灵感的。今后,希望自己不再逃避教学中的新问题,不再惧怕新问题,而是敢于直面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fdeeebe0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