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的留白艺术 作者:刘兴伦 来源:《文学教育》 2011年第19期 内容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在古人的艺术创作里,人文合一,也是一种审美价值取向,在古诗文的教学里,应该积极关注,让学生感受、领略传统中华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留白 人文合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使用极为简洁的白描手法,寥寥数语,描绘出了由五幅图景组成的一幅游子羁旅他乡的落寞意象,让人读来余音绕梁,回味不绝。透过这短短28个文字,我们可以更深一层次的看到作品真正的艺术魅力,主要是作者马致远洗炼文字背后的高超的留白艺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很容易激活感性的想象空间。 不妨来看看笔者眼里的五幅图景。 第一幅“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名词三种互相关联的事物,描绘出一幅萧条凄凉的秋日晚景:一棵瘦骨嶙峋的老树,虬曲的枝干,缠绕着枯败的藤蔓,有一些枯藤悬挂猎猎西风之中,茫然摇荡,一群黑色的乌鸦,背负着一抹淡淡的夕阳,恍恍惚惚立于枝头,发出悲凄的呜叫(这里的西风、夕阳是联系后文想象的)。 第二幅“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上一座古朴小桥(木桥,或者石桥),溪旁几座茅舍,冒着缕缕炊烟,牛羊呼唤着归家,进一步唤起了作者的思乡思人之情。 第三幅“古道西风瘦马”,身心疲惫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西风,立于桥头,踌躇不前。 第四幅“夕阳西下”,秋高气爽,落日余晖脉脉,笼罩着游子眼里的景致,平添了诸多愁绪。 第五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断肠人”,可以是远离家乡的作者,思念远方的亲人,潸然泪下;也可理解为作者想象中的远方的亲人——作者的父母,或是作者的妻子,这时候,也迎着夕阳,倚着门窗,在撕心裂肺地想念远游的儿子或者丈夫吧。 什么样的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只用一个简约的词语点到为止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象的生成、组合,全凭作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去填充,去丰富。我想,这就是接受美学所说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如果读者缺乏这方面的生活感受或者审美情趣,对作品的解读就会出现问题,或只停留在理性理解的层面,或只是人云亦云不知就里。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初中课本里的另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中对于吕蒙如何转变学习观念、如何刻苦努力学习、学习后的才略如何,只以简约的“蒙乃始就学”和“(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两句话带过,此时无声胜有声,大段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参与、去品味。 古人为文,就像古人作画,淡淡几笔,追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寓深刻的神于简约灵动的形,方寸之地显艺术之“神妙”,这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也是古人朴素的大智慧,既张扬作者的主体意识,又为读者参与解读留足了空间。于作者,是人文合一;于读者,也是人文合一,这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教学传统的的古诗文,必须引领学生体味古人透过这种洗炼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留白艺术,在诵读中反复品味古诗文人文合一的韵味和奥妙,领略中国古典文化天人合一的文化风采及魅力,在积淀语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打心底里认同并自觉传承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 笔者想,这应该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我们语文教学里古诗文教学的真谛之所在。 近年来,随着手机文学的兴起,使用洗炼的文字留白的精短作品不断出现,如:A.《网》:生活。B.《岁月》:牙齿的颜色。C.《沉默》:青苔。D.《生命》:根。E.《伞》:蒲公英。F.《炊烟》:岁月。G.《村庄》:农事的摇篮。F.《爱情》:茧,竹,松。H.《诗歌》:世俗说,那是病句。 这些作品,阅读中联系题目虽然能够让读者产生一些联想,生成一点意义。但是,由于留白太过粗糙,基本上没有审美价值,达不到古诗文那种留有适度空白但却不乏细腻的艺术高度。 刘兴伦,贵州省盘县教育局教研室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36a0e9b8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