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1、水粉画的基本画法 (1)干画法: 所谓干画法是指在画面较干的情况下进行衔接。这种画法要求用笔含水少,含色多,笔触肯定,色块明确。画法与效果有点类似油画:块面清楚,形象结实,适合表现轮廓清晰、明暗强烈、质地坚实、转折肯定的对象。 (2)湿画法: 所谓湿画法就是趁湿来衔接颜色。湿画法凭借水的媒介作用,使颜料之间相互渗透,自然融合。画面效果柔润清新、洒脱流畅,适宜表现轮廓不清、形象模糊、质地柔软的对象。 (3)平涂与退晕法: 画面有时需要一些均匀的平涂和晕色效果,特别在一些装饰性画面上常常使用。平涂时要注意把颜色调均匀,稀稠适宜,最好用羊毛扁笔,有次序地一笔一笔刷上去。如果不均匀,可改变用笔方向再刷一遍,这样就能干净均匀。水粉画晕色方法有多种,大面积的晕染可采用“接染”和“碰染”的方法。 2、水粉画的基本笔法 (1)摆: 指用扁头笔蘸满颜色后,准确而有力地将颜色摆放在纸上,一笔一个块面,笔触明显、肯定,是塑造形体常用的笔法。这种方法类似油画技法,也是水粉画中最常用的用笔方法。必须注意的是:“摆”的时候,颜色要比较厚重,不能太薄。 要点:下笔要肯定,用笔要顺着形体走,尤其在面与面的转折处,用色块接好。 (2)刷: 指笔在纸上来回平涂。笔触成片状,一般用于表现天空、海洋、人物服装等大面积且较单纯的色彩。颜色较薄,有时也用于作底色,尤其是在装饰绘画中。 (3)扫: 笔触较快地在纸上画过称“扫”。扫时笔头颜色较少,轻快自如,用色较薄,表现有动感的物体较有效果。 (4)拖: 笔端在纸面上呈松弛的带状游动,笔触拖得较长,轻快流畅,用于画灌木枝条,有时也画衣物的褶皱和水中的倒影。 (5)点: 笔尖触纸,面积小时为点状,一般用来画物体的高光和花卉的小叶小瓣等,有时也用来画风景画中的人物。 (6)擦: 可分为干擦和湿擦两种。干擦时,笔头颜色较少、较干、较厚,一按笔作“飞白”状,虚实相济,可使两色有机地过渡,也可与底色交织成新的色相;湿擦是指颜色在纸上未干透时,很快地在纸上上下擦动,使颜色过渡得没有明显笔触。 3、水粉静物写生步骤 (1)构图: 也称为落幅。作画之前,先用铅笔在纸上勾画几个小稿,对画面上主要物体的位置、大小、方向以及各物体的主次、疏密安排作出全面考虑,直到认为物体分布合适了,再正式起稿。以直线归纳的方法,用铅笔或水粉笔勾出构图的框架以及各种物体的基本形状。 (2)铺大体色: 可以用一种稀薄的单色概括地区别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经过分析、比较,概括为“黑、白、灰”三个色调。根据物体间的明度变化,以较稀薄的颜色全面铺设大体色块,色彩变化不宜过多,最好使用大号的画笔。着色顺序一般是:先画主体物,再画次要物;先画暗部,再画中间层次,并逐渐向亮部推移,所用色彩的纯度要相对饱和。此阶段应大体表现出不同形体的色块、体积与空间层次关系,注意背景色和物体暗部可稍薄、主题物或亮部可稍厚,以拉开空间层次。 (3)深入刻画: 在把握色彩整体关系的基础上,对不同物体的造型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塑造。在每个步骤中应始终照顾好全局,不可孤立地刻画某一局部。笔触要干脆、肯定,且富于变化,使画面达到和谐而丰富的效果。作画时应根据写生对象的结构、明暗关系考虑颜料、块面的衔接,灵活把握。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在第一遍上色时趁湿时一气呵成,有些暗部的颜色,若在第一遍上色时已画到位,就可保留,不再修改。 (4)调整、收拾: 从画面整体关系的高度对画面作调整,可以将画放置在与视距稍远的地方,这样更能发现整体上的问题。对于一些与整体关系不符的局部,适当加以减弱或加强;对于一些细节,作进一步的收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dcf122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