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锻炼与生活质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生活质量、幸福感、满意感定义及锻炼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掌握生活质量的测量方法。 第一节 生活质量概述 一、生活质量的定义 国外生活质量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是随 着历史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福利认识的演进而不断深化和明确的。 首先,生活质量及其指标的研究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相继兴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衡量“现代化”或“发展” 问题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理论问题。在近20年左右,特别是90年代初,弗朗索瓦·佩鲁、 依安、米勒斯等一大批学者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为:(1)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 的最高目标,人才是发展的最高要求。发展是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需 要具备一定的手段,但一切手段的运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利益、人的幸 福;(2)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离开了人的发展,发展也就无以为继。这样,一方面, 生活质量的概念要反映发展理论的主要趋势,即从经济发展的结果转移到人的发展的 体现;另一方面,它从最初主观内容的研究开始更多地与资本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因为资 本——从广义上讲包含了物质、自然、人类和社会——被认为是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催化 剂,也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 众所周知,战后发展经济学和整个50年 代公共政策注重的是人均GDP的增长。60 年代人力资本概念兴起,强调经济增长和经 济发展中人力投入的质量,即医疗保健、教育 培训等(西奥多·舒尔曼)。70年代前期,由 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80年代世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政策)无法有 效地解决贫困问题,社会进步的成本常常不 适当地落在穷人的身上,出现了对收入不平 等方面的关注(阿特金森的“不平等指数”, 1970),也促使人们探索收入不平等对生活质 量影响的评估方法。70年代中期,罗马俱乐 部呼吁人们创造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生活质 量指数来衡量各国不同时期和各国之间的经 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最近,生活质量研究 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走向另一个重要的人类发 展投入方面,即社会资本(舒尔曼,1994),其 广泛涉及到经济、科技、国防、外交、教育、福 利、交通、税收、住宅、安全、卫生、城市等各个 51 《国外社会科学》二○○○年第四期 X本文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五”重要项目“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前期 研究成果。该项目总负 责人武汉大学周长城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周茂荣教授。 领域,实际上是探索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满足 社会成员利益和要求而展开的对策研究。 第二,生活质量的概念化及其指标选择。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国外的 “生活质量”概念是和“生活水平”、“生活标 准”、“福利水平”等概念一起被广泛使用并加 以研究的,而且多数的研究并不直接以“生活 质量”为对象,并没有对“生活质量”概念加以 严格的界定;以至于常常混同于“生活水平”、 “生活标准”、“福利水平”等概念。当代经济学 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等在“生活质量”方面的 愈来愈多的争论已使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焦 点。现在,大多数专家比较赞同把生活质量看 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视作生活等级的代名 词,并区分个人的内在“能力”和有利于这些 “能力”发挥的外部因素( Marrtha Nussbaum,1993)。从根本上讲,生活等级取 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等级,随着社 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量和质也 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从而把生活质量推向 更新、更高的层次。 二、幸福感和满意感的定义 三、生活质量的测量 第二节 锻炼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参考2013版exercise psychology 一、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的锻炼模型 二、健康人群的锻炼与主观满意感 三、疾病人群的锻炼与主观满意感 四、锻炼与睡眠 五、锻炼与疲劳感、疼痛感 六、锻炼对药物、酒精依赖人群的影响 七、锻炼风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ca8517ba0d4a7303763a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