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

时间:2022-04-22 11:2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当代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技能,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在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也十分必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聋哑、智障等特殊人群的教育中,能从多方面有效的提升教学有效性,并帮助特殊学生弥补身心缺陷,与现代社会更好的接轨。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多角度分析特殊教育融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然后探究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全纳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正在逐步走入全纳教育,为每一个特殊孩子提供更合理的教育保障特殊学生能享受到更平等、公平的教育资源。我国的2011-2020年中长期教育信息规划中,则要求特殊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和特殊学生的需要,挖掘优质的信息资源,建设合理的信息教学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特殊学习者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特殊需要。通过在教育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能为聋哑、智障、肢体残疾等特殊学生,提供克服学习困难、强化其认知和情感表达等诸多好处,也降低了特殊教师的教学难度,使特殊教育能够更顺利、高效的开展,为特殊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合理的学习环境,降低教学中可能对其心灵造成的不必要创,帮助其更正确、积极的感知和认识周围的人、事物、世界。

1.在特殊教育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1.1帮助师生更好交流互动,引导特殊学生更好分配时间

聋哑等特殊学生需要更快捷、便捷的沟通方式,才能有效的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沟通,而每位特殊学生都极为不同,因此由教师独自完成的讲述式、表演式教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每位学生的认知与沟通要求。

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呈现更为有趣、形式全面的教学内容,因此特殊学生在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能更好的认识教学内容,更积极的参与问题互动。聋哑、智障等类型的学生,学习时多通过教师给予的信息资源及指导,来了解基础知识,但仍然需要积极交流,才能帮助学生突破已有认知的局限性,因为特殊学生在感知世界方面,存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缺陷,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指导,能较好的补偿这些缺陷,学生能更明锐的感知到更为全面的学科知识。

其次,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形式的信息资源,能快速吸引特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更为主动、积极参与学习,间接的使特殊教学的效率更高,帮助学生更好的分配学习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参与知识学习、问题处理、独立思考等学习过程,以促进特殊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思维能力。

1.2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兴趣、创新力,更快化解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特殊教育的催化剂,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培养特殊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到基本的信息知识,再通过信息资源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能更好的了解现代信息的内容、形式等知识,使其具备现代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参与学习、拓展自身认知,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

其次,由于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各类电子产品,其对信息技术和相关资源、设备都拥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在特殊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很好的满足特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化需要,并有利于其形成相关的兴趣爱好和提升信息操作能力,帮助其今后更好的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另外,由于智障等特殊学生的思维能力弱,无法快速理解抽象内容,对事物特点、关系的概括水平低,这使得教学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难点。而利用信息技术,能将学生活动化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减轻教师教学量的同时,还能帮助特殊学生通过简单思维快速的将学习内容与具体形象相联系,从而更好的分析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来概括、理解学科知识。 1.3有助于补偿特殊学生的缺陷

感知觉缺陷、思维缺陷等是特殊学生常见的基础缺陷,进而会影响学生的语言等行为及个性、能力发展,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抽象思维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不愿意发言等方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适当融合,能讲好的补偿学生的感知觉、思维等方面的缺陷,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在更好理解知识、学习技能的基础上,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展个人兴趣和个性,缩小与正常人间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差距。

2.现代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方法

特殊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设置等方面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制约,特殊学生受自身官能障碍等因素,导致其不能有效接受学科知识,实践能力也很弱,常存在自卑心理、与社会沟通少,因此需要针对信息教师融于特殊教学的优势及特殊教学面临的挑战,在特殊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 2.1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活动

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应通过生活化的活动,来充分调动特殊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活动来强化学生与人交流、展开活动的信心和能力。实际教学中,可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教学内容收集、挖掘相关的生活化知识,开展更易特殊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实践活动。此外,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完全的特殊学校,还可以创建校园内与信息技术实践直接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将自我思想、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促使其与正常人一样更好的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流。

2.2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

特殊教育存在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完整的问题,由于学生学习效率有限,教学时间多放在理论知识上,导致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各学科教师应积极渗透信息技术,并以信息技术实操为契机,引导学生更主动更多的实践各学科知识,在推动学生建立相关社会行为信心的同时,促进教师与学生拉近关系,以学生主体推进各项教学及改革有效开展。教学中,学校还应通过研究和实践反馈合理的挑战课程结构、内容,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组织、实施流程。 2.3制定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

教师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学校需加大力度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制度。以合理的评价,要求教师通过探究更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通过激励鼓励教师积极实践。首先,需要指导教师、学生做好考评内容、记录平时使用特殊设备的次数;其次,将奖励机制融入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2.4加大宣传,引导社会群体更好的接纳特殊人群

对于特殊人群而言,其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嘲笑和遭受冷遇,因此需要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流的同时,通过各类宣传和活动,让社会群体更合理的认识这一特殊群体,向关心、重视一个正常人一样,关心和爱护身边的特殊人士。

结束语:


综上,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特殊教学有许多好处,为特殊教学带来许多便利和提升空间。特殊学校必须遵循自身的教育改革规律和教学现状,教师应深入了解所带班级特殊学生的思想、行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展示途径,结合学科知识更有效、合理的开展特殊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楠,王雁.全纳教育视角下特殊儿童的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14(5):2 5-2 9. [2]王昕,王毅.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听障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制约因素的调查报告[J]论探讨,2014(6):149-151.

[3]宋文军.吉林省聋哑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2015:15-22.

作者简介:宗光(1978),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大学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ce0609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