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研究

时间:2023-01-07 02:05: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叙事研究·

Na2O2

H2O反应实验”的改进与探究

林明华

武汉市二七、民族中学 理科综合组

教学理念: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明理、乐学、善思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成就感。

一:教学案例:

1: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必修)第二章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中关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实验:通过向盛Na2O2粉末的试管中滴加水,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木条复燃,表明生成了O2 。再通过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Na2O2粉末,用胶头滴管向棉花上滴2~3滴水,观察棉花着火的实验现象,验证反应为放热反应。并通过实验得出:化学方程式为: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因药品Na2O2粉末开启后,密封保存较困难,易变质,结块。于是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使脱脂棉着火的实验现象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将“向盛Na2O2粉末的试管中滴加水”后的产物的检验加以改进,能更好地达到对反应产物及反应热效应的检验。 ①先用纸槽将Na2O2粉末送入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水,同时请学生协作: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木条复燃且火焰明亮)(学生欢呼、鼓掌,十分兴奋) ②让学生用手摸反应后的试管:发烫!(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先变红,振荡后褪为无色!(设问:变红表明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回答:生成了NaOH

于是有化学方程式: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

2:学生质疑: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先变红是因为生成了NaOH而后褪为无色是为什么呢?

于是有学生从课本上看到了“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回答:是因为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

迅速有学生反驳:褪为无色时Na2O2已经与水反应完全了,试液中没有Na2O2 ,褪色不应是Na2O2漂白的原因!

3:教师指导探究:我十分兴奋,我没有料到学生会这么活跃,善于思考、质疑,于是我赞赏的同时,再设疑:“非常好!可能是生成了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呢?猜测一下!”并指导学生从Na2O2O22-H2O2中的过氧根类似,再从质量守衡(原子守衡)角度分析可能是什么物质。迅速有学生回答:H2O2

很好!我进一步乘胜追击: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反应生成了H2O2呢?并指导学生从初

MnO2

中《科学》课本中学到关于H2O2的反应:2 H2O2 ==== 2 H2O +O2↑。 再通过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验证,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实验表明Na2O2H2O反应的确生成了H2O2 4:学生总结:

1Na2O2H2O反应应存在两个反应: 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 Na2O2 + 2 H2O = 2 NaOH + H2 O2

2)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因生成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因为生成了NaOH使无色酚酞先变红;又因生成了H2O2,具有漂白性而使试液褪色!






5当堂训练如果我们将过量的Na2O2粉末加入到紫色的石蕊试液中,实验现象会任何呢?

学生回答(十分踊跃):试液先变为蓝色,后又褪为无色 教师指导:演示实验,验证上述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与学生回答非常吻合,学生欢呼!

二:教学反思:

1)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加以改进,对实验中出现的“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的实验事实不回避,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勇于探究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了“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学法指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对演示实验作好充分的准备,最好先做一次,以便对 实验现象和教学过程做好充分的预测。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有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 3本节课对演示实验加以改进后,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教学进度可能会有所不一致,但教学应重在教学过程,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在对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我们事先安排、设置好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大胆的“忍痛割爱” 摆脱纯课程知识的束缚,自觉接受新课程理念,适当的进行调整进度,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与新课程标准理念是一致的,08高考全国理科综合(Ⅰ)第28题(化学实验题)命题改革、创新精神是相吻合的。



林明华

武汉市二七、民族中学

2008-11-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ef3bac92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