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时间:2022-05-23 17: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写的一首诗歌。整首诗用拟人手 法、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 风光图。本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等景物,最后写 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全诗分为三小节,语言清新明快,优美形象,结构完 整紧凑,感情抒发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是让学生领悟春天的魅力、感受美好 大自然的好课文。

四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敢于创新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毕竟他们年龄还小,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教师提供直观 图像帮助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去教学,从 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雨过天晴的画面。能说出自己看过 雨后天晴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

2.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 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 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板书课题,谈感受,介绍作 者)

2.今天,我们一起来跟随诗人戴望舒的脚步,欣赏雨后的世界。 二、梳理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1.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多音字“曝”。

1指导识字正音。强调多音字“曝”在文中读网,是阳光照晒的意思。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指导朗读,了解诗歌大致内容。

1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诗歌,学生评价。

2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 例:含苞欲放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小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

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指名反馈。(板书: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1.

2. 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3. 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4. 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5. 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应该到小径中 去走一走。因为一一(学生读描写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6. 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句子后,你们发现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拟人)五、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的自然风光图,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

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 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2. 说说你还见过哪些雨后的自然景象,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 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板书]12*.在天晴了的时候

走走泥路:温柔小草:新绿 小白菊:绽透 凤蝶儿:闲游 看看新阳、溪水、云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 意境、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 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儿点:

一、学生们对于生字新词达到了会读会认的程度,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二、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的程度,就连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同学也 背下来。

三、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 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知道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 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对于本文挖掘得不够深。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有很多诗句都 蕴含着很深的意境。但是我在本节课中有很多词语挖掘得不够深刻,例如“润”“暗绿” “晕皱”等,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人用词的绝妙。

二、对于最后一节的设计过于草率,最后一节应该是情感的升华,但是我在 计上过于简单,所以没能达到情感上的升华。我想如果抓住一些重点词语让学 生进


一步理解,效果会更好。

通过教学本课,我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只要我们是认真教了,改了,那 我们的效率就一定能提高,因为我们也是在探索中求得真理。今后我会努力使 自己的教学走向完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9b3e55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