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艺术及其民族特征探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艺术及其民族特征探析 《百鸟朝凤》是中国著名传统民间音乐之一,它原本是一首唢呐独奏曲,后经钢琴艺术家的改编,成为一首具有独特音乐魅力的钢琴乐。钢琴乐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其主要曲目和音乐表现形式都是西方传统音乐,虽然形式和内容都不乏美观,但缺乏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气质,所以,想要将钢琴乐在中国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需要音乐家们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努力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改编成为钢琴曲。在目前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中,被改编之后的传统民乐是其主要创作形式,它们构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部分,在传统民乐的基础上,钢琴作曲家发挥自身的创作优势,对传统民乐进行了高度的音乐再现,并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绝妙创新,使得中国民族艺术的艺术底蕴有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将传统音乐改编成钢琴曲,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技巧与风格,使得中国钢琴乐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深化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的基本特点 虽然传统民乐改编成钢琴曲是有利于发扬民族音乐的形式,但是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改编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艺术家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创新,从最初的旋律加和声的改编,到后来的重组与再整理,这些都是最初的尝试,发展到后来,钢琴家从旋律扩展到结构,再从结构发展至音乐的表现形式等,一直到最后的民族精神气韵的风格展现,这样漫长而探索的过程是需要极大的探索勇气与创新精神的,综合来说,民乐改编成钢琴曲经过了从初级的音乐形式探索到高级的民族精神气韵展现的质变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追求创新的过程,也是中国音乐向世界展现自己民族特色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的过程中,作曲家对于《百鸟朝凤》的改编可以算得上是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百鸟朝凤》本是一首植根于中国民间大地的传统音乐,它的最初形式是唢呐曲,广泛流传于安徽、山东等地,改编者在采集了曲目样本之后,在原曲的基础上用钢琴乐的表现手法对其进行了改编,在运用现代作曲方法的同时加入了丰富的钢琴织体对原来的曲子进行了创新性改编,使之最终成为我国本土著名优秀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原曲唢呐曲具有十分广泛的穿透力,其表现内容丰富多样,作品里展现了鸟、兽、虫、人等多种声音形式,这是由于演奏这首曲目的乐器唢呐本身的独特器乐性质所致,唢呐的音质非常嘹亮,适合表现多种形式的音色,且表达出来的音乐情感丰富热烈,十分具有娱乐性和表演性,所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唢呐经常被用来在婚庆场面进行表演演奏,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十分欣赏《百鸟朝凤》的民族特性,对这首曲子情有独钟,在欣赏曲子的同时他想到了用钢琴曲对这首民乐进行改编。在认真研究了原来曲目之后,王先生利用了钢琴音域广泛的特点,同时加上钢琴丰富的织体色彩,对《百鸟朝凤》进行了钢琴曲的改编,改编之后的乐曲不仅保留了原有作品的丰富表现力,更拓展了作品的音乐形式和表现内容,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艺术探索。经由钢琴改编之后的《百鸟朝凤》其弹奏难度非常大,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手法也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以下,本文将对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艺术进行阐述分析。 《百鸟朝凤》的钢琴曲改编形式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曲目的《百鸟朝凤》,它的原始形态其实仅仅就是一些破碎的音乐片段经过即兴的拼凑而形成的,由于是百鸟朝凤,所以曲子比较冗长,而且曲中有各种各样的音色来表现百鸟的特点,结构不固定,同时形式也十分杂乱不是很规则,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尤其是经过无数民间艺人深加工之后,《百鸟朝凤》逐渐整合,创作形式也有了较为完整的展现,于是慢慢形成了唢呐曲当中所表现的旋律段和鸟鸣段循环交替出现的段落布局。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音乐所特有的,中国音乐表现形式与传统艺术形式一样追求形散而神不散,在表达的时候注重表现内容的深远意境,带有十分浓烈的即兴性质,对于作品形式,则是不过于拘泥,而是追求形式自由。对于《百鸟朝凤》的作品形式,演奏没.. . 有固定的形式和固定版本,每个演奏者都可能即兴发挥自己的演奏风格,这种多段插入的曲体原则是中国传统音乐区别于西方音乐的最根本不同之处。在对《百鸟朝凤》进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并没有将全曲进行改编,而是选择了唢呐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段落作为钢琴曲《百鸟朝凤》的基本旋律段,并且保留了唢呐曲的基本形式和旋律发展的逻辑性。在《百鸟朝凤》中,有大段大段的对于各种鸟鸣声的模仿,也就是原曲中的代表性段落鸟鸣段,王建中先生用钢琴的形式对原有鸟鸣声进行了选择性的改编,并且在原作基础上添加了连接部分,同时补充了原曲的结尾。在改编后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中,乐曲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这两者的变化规律与演奏效果始终与整首音乐的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直到发展到最后,全曲展现出百鸟齐鸣的壮观效果,达到热烈的气氛,在高潮中结束全曲。 对于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关于乐曲俗的伸缩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改编之后的曲子将本来的三段式改编成了五段式,其中有三个段落是对于鸟鸣的自由模仿,这三个自由模仿的段落与主体段呈现出交替出现的形式,从整体的速度变化看,全曲表现出层次多样、快慢有致的形式,随着乐思的不断发展,各个段落的速度都有着新的变化,在产生新变化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与前面段落的相互交映与融合,十分注重情绪的不断递进与累积,因此,由此可以看出改变钢琴曲《百鸟朝凤》在演奏起来有着非常高的难度,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注重各个段落速度与节拍的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演奏时要做到紧凑连贯,绝不能拖拖拉拉,同时还要注意段落与段落的衔接,关注速度的不断变化趋势,将衔接的过渡做到自然流畅,整首曲子不能有明显的分段感,必须做到浑然一体。 鸟鸣部分一共分三个段落,在第一个段落当中,最开始的音乐形象是偶尔的几声清脆鸟叫,这时,听众的感觉仿佛是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不是听到远处的山林里传来的时断时续的几声鸟鸣,顿时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就在此时,演奏者要开始表现鸟叫声由稀疏到密集,鸟鸣由远处慢慢向近处靠近的感觉,这时要求演奏者的双手要极为灵活,双手手型固定但不僵硬,右手指尖要轻轻触碰琴键,轻灵而精巧的营造出鸟儿在山林回旋的场景,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第二个段落是三个段落当中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段落,在这一段落中表现了乐曲的核心,也就是百鸟朝凤的中心思想,这部分曲调包含大量的重复音节,通过快速交替的和弦构成了这部分核心主题。演奏者在演奏时要速度很快,要求速度的同时也得要求指触的灵巧与均匀,弹指间借助手腕的力量表现力度变化的特点,快速均匀地展现出百鸟争鸣的气势特征,给听众以一气呵成的感觉与气势。到了第三个段落,鸟鸣表现出逐渐远去的特点,只留下些许类似蝉鸣的叫声,此时演奏者要用带有长颤音的重复附点去模仿,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音乐的情绪与乐曲的呼吸力度表达到十分准确的位置。 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充分发挥了钢琴音域宽广和织体丰富的特点,虽然我国传统乐曲的旋律结构大部分是由单线条为主的,但是《百鸟朝凤》却发挥了钢琴多生思维的优势,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形式,把单线条旋律发展成为具有民族五声风格的和弦乐,并且利用了音乐发展手法中的民族化特点将原曲进行了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改编之后的《百鸟朝凤》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模仿力,改编之后仍然具有十分典型的中国风韵,是一次十分成功的钢琴作品改编。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767ce9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