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弼教和德主刑辅

时间:2022-04-30 13:3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刑弼教和德主刑辅的关系

(一) 两者的关系

汉唐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稳定,立法者主张刑法的轻缓化,强调“德主刑辅”“明德慎罚”,以教化为主,弱化刑罚,刑罚的惩治仅仅作为辅助措施。到了宋朝,“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却逐步被弱化了,理学家朱熹首先阐明了“明刑弼教”的思想,他认为道德和刑罚具有同样的地位。到了明朝洪武年间(也就是明朝初期)“明刑弼教”的思想开始向重刑主义方向倾斜,而且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之中付诸于实践。到了明朝中后期,统治者意识到了重刑主义带来的弊端,逐渐淡化了重刑思想,刑事立法又趋于轻缓。 (二)两者的立法思想不同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对德与刑在治理社会上的地位的取舍。 首先,“德主刑辅”是现代学者总结出来的中华法系立法特点之一,这一立法思想的产生主要是受儒家重视德教,轻视法律的影响。儒家德刑关系思想源于西周提出的“明德慎罚”,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的“礼治”传统,他们坚持以德礼教化的方式来治理社会,慎重使用刑罚,担心对刑罚的滥用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董仲舒对德刑关系的阐释最具有代表性,提出了“任德不任刑”的政治法律主张,将德与刑之间的关系比喻为“阳德阴刑”。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德礼为本、政刑为用”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唐朝的《唐律疏议》又将其概括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德治主义”是儒家政法思想的概括。

而“明刑弼教”的思想从诞生之初依旧是依附于“德主刑辅”的,对“明刑弼教”的利用是在宋代以后,并且即使在宋代,“明刑弼教”也并未向刑法倾斜,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对其的运用变成了“重典治国”。法律学者曾宪义先生曾经指出明朝的法律思想之中,“明刑弼教”是其立法的指导原则,“重典治国”是具体措施。(明朝洪武年间的刑罚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严酷的刑罚之一,例如,其实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在肃贪的过程中,加入的各种骇人听闻的刑罚,如凌迟、抽肠、刷洗、挖膝盖等等)

(三)两者的思想产生以及变化不同

“德主刑辅”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又深受西周法律思想的影响。周灭商后,西周的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两代的神权思想,并且汲取了夏商两代的灭亡教训,周公虽然不断宣扬天命和天罚的言论,但是“天命理论”对周灭商并没有正当性依据,因此周公为其统治的正当性找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德”,因此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理论。随后周人提出了“以礼治国”,礼治最基本的原则是“亲亲”与“尊尊”,周公“制作礼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西周奴隶主规则的通知,但是综合“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和“礼治”的思想可以看出是在强调德行并用的基本精神。“德主刑辅”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秦末战乱后的萧条社会,西汉统治者在灭亡秦帝国之后认识到了一味依靠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是有弊端的。汉初统治者主张的是“无为而治”“轻徭薄税”“约法省刑”和“重德轻刑”的黄老之学统治思想。汉朝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成就了“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便由黄老之治向儒家思想的转变,也就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体系的诞生,并将其运用到统治之中,其主要内容一个是主张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另一个便是以“三纲五常”为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


“明刑弼教”一语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中的“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今人普遍认为其最早萌生于魏晋时期。但在在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对“明刑弼教”的思想内涵再次阐述之前,“明刑弼教”思想要么是极少被人提及,要么是附属于德主刑辅、大德小刑之下提出,其内涵同德主刑辅几乎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有学者认为,“明刑弼教”被重新阐释是由于中国封建体制社会在宋代开始走向衰落。虽然宋代不同时期的法律思想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整体的基调依然是在不断的内忧外患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局面之下的:中期表现为面对贫弱的现实生活而开始重视民事方面的立法和对官吏犯罪的宽宥;后期表现为不断激化的民族和社会矛盾,同样以“宽宥”来缓和日见增多的犯罪,同时通过敕例的形式来变通前代旧法,以应对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明刑弼教”阐释的特点是强调了刑罚的地位,他认为刑与德不是从属关系,德只是刑的目的,两者可以不必在乎先后顺序。到了明朝,“明刑弼教”之所以向重刑主义倾斜,有学者认为这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元璋的出身以及他的经历,朱元璋对贪腐的处置尤为严格。朱元璋将“明刑弼教”的法律思想运用到明朝的法律体系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在《明大诰》中的运用,但是在明大诰施行之后,朱元璋发现“朝治而暮犯,暮犯而晨亦如之。他认为自己的“重典治国治世”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他认为这是对贪官污吏的打击还不够,刑罚还不够严格,于是,他又对刑罚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调整。然而,到了明朝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生活的问题出现,统治者在治国思路上做出了相应调整,在明朝中期,已经开始向“情法适中”转移了。 (四)总结

“明刑弼教”的思想在不同时代甚至是同一朝代都有着不同的变化,两者都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产生的指导思想,并且在历史中循环往复,治者一直在找德与刑的平衡点,但是最终都走向了专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ffeb4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