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外国人物形象 作者:李镇 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10期 摘要:张爱玲的作品还原了殖民主义统治下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表现出当时整体的政治形态与社会形态。文章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人物形象,探索在中国历史特定时期里中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历程,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其背后真正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外国人物;人物形象;西方文化 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红极一时的著名作家,其作品一直以来被广泛关注。与同时期作家作品相比较,张爱玲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也不尽然全是一副胜利者的面貌,他们生活在这个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国家里,其命运也被打上了殖民时代的烙印。 一、作品中的外国人物形象特征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过不少典型的外国人物形象,如,《色戒》中珠宝店的印度老板;《年轻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泌西亚劳甫沙维支、妹妹丽蒂亚以及教堂神父;《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男主人公哥儿达;《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艾许太太、艾许小姐;《创世纪》中女主人公的雇主、药店主人格林白格,以及《连环套》《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一众人等。这些外国人物在作品中以不同的外形、身份、性别出现,但整合来看又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从外貌描写来看,张爱玲在对外国男性的相貌进行描写时,时常出现讽刺、戏谑的意味,《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关于哥儿达外部相貌的描述,作者用“半孵出来的鸡蛋”来比喻其脸蛋,将脸上的红血丝比作没有烧熟的肉,这些话语读起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并且使用“俊俏”、“俊秀”等形容女性容貌的词语描写男性,有悖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但张爱玲在描写外国女性的样貌时,欣赏的意味则更加强烈,主要集中于发型与服饰的描写,更多的关注在细节,体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女性形象背后的社会地位的理解。 其次,从内在性格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外国男性大多被贴上了欲望的标签,对金钱的占有欲、对女人控制欲都得到了充分的描写。他们往往拥有很多财富,能在中上层社会游刃有余地交际,保持着优越感。《连环套》中的雅赫雅,从白手起家到发家致富,越来越吝啬,而且不尊重女性,不仅花钱买霓喜做老婆,还时常拳脚相加,最后将霓喜和儿女一同赶出家门,整片文章对他粗鲁行为的描写充满了讽刺和鄙夷的情感。而小说中的外国女性形象,大部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往往被贴上了悲剧的标签,她们懦弱、顺从、屈服。《年轻的时候》中的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7d9ce7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