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课堂”导学案 年级、学科 课题 思品 设计者 审核、使用者 课时 一课时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三 维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过 程 设 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同学间相处,要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关心别人,在具体行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实现人生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学习重、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道理。 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并外化在行为上的换位思考和相互支持。 教师个人备课完善 集体备课资源 第一部分:自学探究 及过程反思 1、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解。 2、什么是换位思考?为什么要在生活中进行换位思考?怎样才能学会换位思考? 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4、为什么要相互支持? 5、怎样才能做到相互支持? 6、生活中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怎样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 第二部分:拓展探究 1、同桌之间 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的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师:你认为A听完C的话以后心情会怎么样? 生:…… 学 习 过 程 设 置 师: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生:…… 活动:自我剖析 2、孙叔敖的故事 战国时,有个小孩叫孙叔敖.他的奶奶常常给他讲两头蛇的故事,说谁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两头蛇必死无疑. 一天,孙叔敖外出玩耍,不巧遇到了两头蛇,他急忙搬起石头砸死了它.然后又挖了个坑,把蛇埋了.之后,哭着回到家里,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我活不长了,我今天遇到了两头蛇.”妈妈问他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怕别人也遇到它,所以,我把它埋了.” 妈妈笑着跨他是个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有告诉他,两头蛇其实是一种畸形的蛇,人遇到了是不会死的. 后来孙叔敖成了楚国的宰相.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为什么孙叔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学贵质疑(学生尝试提出的创新问题): 第三部分:检测提升 1、实践体验:说说自己曾遇到的不能释怀的事,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换位思考我现在应怎么做?现在就动手,利用机会交给(寄给)对方,以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 2、检验真功夫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蕴含的道理是( ) A、人人为我服务,尔后我为他人服务; B、看起来容易的事,做起来也不难; C、让我们学会关爱每一个人; D、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怎样对待他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 ) A、不能去欺骗他人; B、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C、与他人相处时不能考虑自身的利益; D、为他人多做事;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实质是( ) ①关心他人②尊重他人③理解他人④考验他人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其实质是( ) A、向人所想,理解至上; B、耿耿于怀,斤斤计较; C、体察对方,成为朋友; D、帮助对方,提高自己; 【分析说明】 3、有些同学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并以此来取笑他人。那些难听的外号一旦落到谁的头上,就可能使他产生一种羞辱感。其实,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即使那些喜欢捉弄人的人也是如此。 (1)你曾经被人取过外号或给被人取过外号吗? (2)请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角度对起外号的现象进行评析。 至理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的道理: 知识小 结及板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义: 书设计 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718f0f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