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背后的道德动力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孔融让梨背后的道德动力学 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慈善》 2015年第7期 孔融让梨的故事,到底是不是代表着一种可取的美德,近来引起了国人反思。即便孔融让梨是出于一个儿童自主的选择,这也不过是社会教育他放弃眼前的小利益,获得家长、朋友的好感,日后有更大作为。这是小小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两个朋友开奔驰出门,在路边停歇下来买茶叶蛋,互相推让着付钱,最后没熄火的奔驰被小偷开走了。这种极具喜感的事情,在中国经常发生,饭店里买单的时候,大家抢得就好比打架,因为相互推让被视为美德。 都是孔融让梨惹的祸啊。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特意选小的那个。客人好奇,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小儿,法当取小者。”这话很耐人寻味。这个“法当”的“法”到底指什么? 当然不是指法律规定小孩必须吃小梨,而是指长幼尊卑的秩序,经家庭、社会的教育,被固化,成为“法”一般的规则。孔融是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如果孔家从小教他以小让大,孔融的做法只不过是遵家族训诫,无可称奇。儒家精神就是这么传这么教的,孔融不过是个好学生。 大部分人对该故事的理解来自《三字经》的描述:“融四岁,能让梨。”到这里,好像“法当”这种说法没有了,孔家后天教育(nurture)的成分没有了,而是孔融自主的选择,是天性(nature),或者说孔融是一个四岁就能明理的道德天才。没准这是当时孔家要树立新圣人的一种努力而已,就好比今天有些虚荣的家长在背后执笔,写文章让孩子去发表一样。 孔融让梨的故事,到底是不是代表着一种可取的美德,近来引起了国人反思。有一种说法,是即便孔融让梨是出于一个儿童自主的选择,这也不过是社会教育他放弃眼前的小利益,获得家长、朋友的好感,日后有更大作为。他这么做,是陷其哥哥于不利、不义,这种小小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可怕。一些精明孩子,为了讨人喜欢,什么事情都做得出,反不如一些直性子可靠。 我们再从被让者的视角来说说吧。 人饿急了,马斯洛的基本层面会发挥作用,这时候为了一碗红豆汤长子权都能出卖。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祖父大寿,嘉宾云集,佳肴满桌,谁为了梨大梨小的些许人情,因小失大,被人诟病?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受道德劣势,于是乎我们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推让。凡用取个小梨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背负了人情债是大问题。说白了,大家让的是梨,推的是人情负担。 不过也不能说这是中国式虚伪,在美国,当你跟人说感谢的时候,对方有时候也很奇怪地跟你说感谢。比如你去别人家做客,你感谢他们邀请你来。对方会说:“感谢你百忙中过来。”一来一往,谁也不想造成不感恩的不良印象,把自己放逐到道德劣势。这种道德动力学非常有意思。 如果能这么一来一往有所交互,这种客套也无可厚非。但是离开了交互性,这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我老家安徽桐城,老宰相张英对邻居谦让,在地基纠纷中让家人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不好意思,也让了三尺,于是成了著名的“六尺巷”,这可以说是推让的佳话。可是我们要知道,这种退让,有了相互性,有了良性循环,才可能成功。如果永远只是一方退让,如果每次买茶叶蛋你都不付钱,难道你同学会一辈子给你买下去?不可能的。 那么怎样合理地分梨呢?两个小孩看到蛋糕都想吃多一些,怎么办?游戏理论里,有一种办法叫“我来切,你来选”(I cut,youchoose)。如果我切得大小不均,最后是不是吃小的,就由不得我自己了,因为当公平切分的机会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没有好好珍惜,去切得均匀一些。这里另外一个潜在假设,是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平等,没有“法当”取大取小的问题。 我们需要戒备的是让梨所恶化的关系。我所在的小城叫艾伯林( Abilene),地处“红州”得克萨斯的西部,民风淳朴,论及对美国传统美德的保存,不亚于中国山东的曲阜。由于这里人常为对方考虑,这里有了一个著名的“艾伯林悖论”,该悖论出自管理专家杰瑞·哈维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炎热的夏日,有对得克萨斯夫妇及其父母在一起舒舒服服地玩骨牌。这时候玩牌的岳父说,我们去艾伯林(53英里之外)吃个饭吧。女儿说:“听起来不错啊。”丈夫心里有些打小鼓,知道去艾伯林路很远,天又热,为什么跑那么远去吃饭?可是他怕自己这么说显得不合群,于是说:“我没问题,看你妈妈愿意不愿意了。”他的岳母说:“我当然愿意了。我好久没去艾伯林了。”于是大家沿着灰土四起的土路,挥汗如雨赶了过去。到了那个餐厅,发现食物极其难吃。回到家,所有人都累坏了。其中一个人假客气说:“还不错啊,是不是?”其他人终于爆发了:岳母说她其实想待在家里,可是看其余几个兴致这么高,就不想扫兴。丈夫也说他不想去,是为了取悦其他人才去的。妻子也说是违心答应的。这时候老岳父说他哪里是真想去啊,是怕大家闷,随便提议一下的,没想到大家兴致都那么高,他骑虎难下了。就这样,四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对方,舍弃自己的欲望,结果个个都不开心。你看,让梨让出事故来了。 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可否问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在滑入艾伯林悖论?我们心里头可能觉得是为着某个群体或是某个人,自己委曲求全,让对方,结果对方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到时候你觉得你牺牲了自己的喜好或是意愿,对方却不领情,你还不知道为什么不领情。很多关系,就是从这里开始走下坡路,从小小的不悦,发展到怨愤,最终水火不容。一个集体里头出现这样的抉择,需要达成一致,不如大家一开始都做小人,先“自私”一点,陈述自己真正所需。能不能做到这样,要看我们能不能开诚布公,能不能接纳适度的冲突。骂一骂让梨的道德虚伪容易,建立起积极应对冲突的文化,才是治本之策。 ●南桥(大学教师,作家,现居美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5c52798d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