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质教育理念改造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弱势学校 作者:于慧慧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 于慧慧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西部贫困地区存在大量弱势学校,其办学设施、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各方面普遍较弱。改造这些弱势学校的根本之策是切实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从更新观念、加强人性化管理、构建特色学校、推进教学方法现代化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素质教育;贫困地区;弱势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60-02 由于经济滞后、观念落后、信息闭塞等原因,造成西部贫困地区大量弱势学校的存在。一直以来,如何提高这些弱势学校的质量进而发展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与难点。这些年来,国家通过教育投入的倾斜、实施一系列如“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等帮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但是外部援助是有限的,不能普遍而持续地惠及每一所学校。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弱势学校而言,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内部改革才是摘掉“贫困”、“弱势”帽子的根本之策,而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西部贫困地区弱势学校的特点 10年动乱后,中国教育一片混乱,为了迅速恢复教育秩序,国家确定了一批重点中小学,对其在政策上予以保护,在资源上予以倾斜。这批重点学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的功效,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群众教育意识的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又产生了学生家长盲目择校、重点学校收费高、人满为患等问题。这给原本就受政府冷遇的另一批学校带来更大的压力,转出的学生多,招进的学生少,缺乏政府的资助,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渐渐失去了办学积极性,这些内外因素使得这批学校逐渐沦为弱势学校。各地都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同程度的弱势学校,而在西部贫困地区,弱势学校的数量远远超过全国其他省份地区。这些学校的弱势点大致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设施落后。办学设施落后主要指硬件方面,如校舍破旧,基本实验设备仪器不全或者根本没有,图书资料严重缺乏,体育健身器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等。 (二)管理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主要指领导班子对学校缺乏有效管理,领导成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经验不足,办学理念陈旧,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满足于用老一套方法管理处于不断变化着的学校,导致管理日益混乱,人心更加涣散。 (三)师资队伍不强。(1)教师数量不足。一方面外面的好教师不愿来,水平较高的教师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心只想进入重点学校;另一方面内部的好教师留不住,他们千方百计另寻门路。(2)教师结构不合理,有些科目的教师过剩,而有些科目的教师又奇缺。(3)师资水平不高,有的教师学历不达标,有的教学能力差,有的还不具备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 (四)学生素质偏低。一方面表现为进校的学生大多是文化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学校升学率、学生合格率均较差;另一方面是毕业的学生在进入高一级学校后竞争力不强。 (五)社会声誉不高。在公众眼里,只能用一个字来评价弱势学校—“差”。社会的舆论给学校师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领导在外大多是坐冷板凳,倍感压力;教师对学校、学生日益失去信心,要么急着跳槽,要么得过且过;学生在校内外都受到歧视,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最急的还是家长,有条件的家庭则托关系、挖门子让孩子转入好学校,没有条件的家庭只能望校兴叹。 二、推进素质教育,改造弱势学校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实现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诚然,弱势学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改造成功也应该有多方面力量的配合,比如,其改造离不开政府行为,需要政府充分重视,制定倾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关怀与理解,需要学生家长的信任与配合。但是,最重要的是学校本身要自力更生,努力寻找一条彻底摘掉“弱势”帽子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弱势学校内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更新观念。受传统教育观念支配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服务的是少数所谓的尖子生,忽略和排斥多数学生,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现代化建设需要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有脑力劳动者,也有体力劳动者,有航天员,也有清洁工,他们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学校却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把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分为三六九等,给他们的发展设置认为的障碍。更为甚者,被划为“差”等的学生基本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难道教育者们就已经预示到了他们将来对社会毫无贡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它承认个人差异,提倡因材施教。在素质教育的辞典里,学生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差异的区别,而每一种差异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正如一位美国教师所言:“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每一种差异的存在都应当得到庆贺。”对于弱势学校来说,那种与重点学校拼升学率的做法只会让自身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但如果能更新观念,关注和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和需求,“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取得最大范围内的成功,而学生的成功就意味着学校的成功。 (二)注重人性化管理。(1)教师管理的人性化。长期以来,一提到管理,人们就会联想到“秩序”、“规范”,然而当管理的对象是有情有义的人时,仅仅有秩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性化的管理。对弱势学校来说,论其环境、待遇、效益都难以留住好教师,但如果校领导能设身处地地为老师们着想,从生活上到工作上关心、信任、体贴他们,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老师们不仅会安心地留下,还会更加卖力地工作,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学校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贡献力量。(2)学生的管理更需要人性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惠特尼高中校长汤姆斯F?布洛克在谈到他们学校时说:“希望学区里的学校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希望每一天里大家都用学生的名字称呼孩子至少一次,希望每一个学生都相信,学校里总是有一位正在切切实实地关心他的幸福和成功的老师希望每一位教师相信,他或她的每一个愿望和理想在孩子的每一个决定里都得到重视。”弱势学校的学生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对批评早已不在乎,如果实行强硬管束,可能会激起其逆反心理。有效的方法是用人性化的关怀和爱的力量去感化他,让他重新拥有自尊和自信,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所在。 (三)打造特色学校。(1)有“特色”的办学方向。任何一所弱势学校都有某方面的长处,要努力找准自己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来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学校艺术教育基础较好,就以此为增长点,建设自己的品牌;有的学校数学教学成效显著,就以数学为突破点。根据当地实情,结合学校实际,找准方向,重点突破,既能让学生抢手,也能让学校强大。(2)培养“特长”的学生。应试教育是以压抑学生的个性为代价而获取暂时升学率的教育,其结果是获取了所谓的“丰收”,却导致了学生全面的平庸,学生千人一面,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个性。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弱势学校要以此为主攻方向,把工作重心从考试转到培养学生的特点上来,提供适合于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对有特长的学生加以重视并提供让其进一步发挥的空间与机遇。一个学校如果只有会考试的学生那是很单调的,要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就要允许多样化的存在,培养学生的不同个性,发展学生各自的特长。(3)“特别”的教师。改造弱势学校,师资至关重要。“特别”的教师除了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热爱学生、热心工作外,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工作方法的创新上。不管是在教育学生上,还是在课程教学中,“特别”的教师都能有别具一格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记忆中印象最深刻且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四)推进教学方法现代化。一本书、一根粉笔、几张挂图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精通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由于经费原因,西部贫困地区的弱势学校不能像其他省份的学校那样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交互式教学控制系统、多媒体教室等先进教育硬件,但可根据经费情况和现有教学设备因“材”制宜,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设备的作用,如可以利用幻灯机、录像机等常规电教媒体,并购置与教材相配合使用的投影片、幻灯片等教学软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内尽可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弱势学校“弱”之根本还是观念之“弱”。所以,我们只有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地方实际和学校实际,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变弱为强,切实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孔懿.教育失误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 〔2〕冯大鸣.谁是今日美国好教师[J].中小学管理,2004,(1). 〔3〕布洛克.谈谈校园领导艺术[J].基础教育参考,2004,(4). 〔4〕化得元,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弱势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40dcb5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