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时间:2022-05-03 20:22: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导入:

材料:单讲儒学,只会清谈,你怎么治国?治国需要具有强烈现实色彩的法家学说。但是法家学说不能给国家的存在提供一个合法性基础,并且法家学说只能为国家权力张目而不能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法家学说的这些弱点正是儒家学说的所长,这就为古代中国社会儒法理念的长期相互依存提供了基础。——赵鼎新: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文化纵横网 2011-8-5

材料: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

一、汉初的 “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解说: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经济和稳定统治秩序。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治气氛宽松,各派思想得以复苏。 2.表现: ①减轻田租。(轻徭薄赋)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释放奴婢)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军队复员) ④和亲匈奴。

解说:另外还有提倡节俭、减轻刑罚等。 3.结果:

1)汉朝经济实力恢复、国力增强。

2)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解说: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经过:楚汉战争时期,为了对付项羽,刘邦曾经分封了七个异姓王。西汉初年,刘邦将异姓王逐一翦除,却又错误地总结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分封了九个同姓王,形成了西汉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现象。到了汉景帝时期,一度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王国依然存在,很不利于中央集权。 4.对策:汉武帝“积极有为”

材料: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87),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刘彻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

解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汉武帝需要有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和治国方略。于是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并在第三次对策中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董仲舒(公元前179-104)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今文



1


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刚刚即位的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元朔四年(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1.背景

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国力增强。

2)政治:诸侯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解说:董仲舒认为朝代的更替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和 “天人感应”的观点。 解说:“君权神授”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董仲舒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人合一”指的是天人同类、人天同象、天人一体。“天人感应”指的是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所以“天人感应”学说有限制君权的作用。

3)针对为人处世,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解说: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纲”的原意是“提网的总绳”,在这里引申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 “常”是“不变、永久”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维持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4)针对土地兼并,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和省役。 3.特点

1)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包容性) 2)使儒学披上神学的外衣。(儒学走向神秘化,谶纬之学兴起) 4.影响

1)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对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历史上,对很多统治者来说,他们本身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意识形态,他们只是在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意义上,把意识形态作为工具来使用。或者说,一种意识形态如果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统治者就会使用。当然,也有一些统治者(经常是革命者)具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追求意识形态的乌托邦理想社会。

2


不过,到今天为止,人们还没有看到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大都以政治悲剧收场。——郑永年 《中国的“反”意识形态运动》

1.原因

1)主要: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2)内因:儒学具有包容性,能够吸收百家之长,不断更新壮大。 2.措施

①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独尊儒术。 解说: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大量任用儒士参与国家大政。(公孙弘当宰相)

教育:兴办太学和地方教育机构,将儒家经典规定为教科书。

材料: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相当于今天大学的专科),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 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

3.实质: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4.影响: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结束了各种思想流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 解说: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 【本课小结】怎样评价儒学? 1)积极:

①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古代中国政治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②现实: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民族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2)消极: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束缚思想,压抑个性,阻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d781f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