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艺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艺术教育现象的学科,艺术教育学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是艺术学与教育学渗透融合的结果。 学说历史(1)为道德教育服务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中对教育活动中的艺术活动进行严格的管制,推崇至纯至圣的艺术品即音乐;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实行“仁”强调道德的完善,人格的完美;荀况强调艺术教育对群体规范的培养。 (2)为知识教育服务 蔡元培: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性情,其地址是的学习 (3)完善教育体系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的博学大师,把艺术教育和德育、智育相提并论 (4)服务于人性心理建构 亚里士多德侧重于情感教育,提出悲剧可以净化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宗教音乐可以净化过度的热情;希勒以深层次的弥合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双峰对峙为基本哲学问题,提出了艺术教育学说 艺术教育学学科性质:人文学科;交叉性学科;中介性学科 艺术教育学的对象:艺术教育活动 两层含义:各种艺术活动中的教育结构、功能和规律;各种不同门类艺术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结构、功能和规律 艺术教育活动三因素:主体施教者,客体受教者,所借助的媒介艺术品 艺术教育学的范围:艺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艺术教育学说、制度、实施的历史;艺术教育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艺术教育学体系构架:广义的艺教学学科包括理论、历史、实施三部分,狭义指艺教的基本理论:艺教的性质和特征,结构和运作,功能和效应,原则和方法 艺教学的任务:描述艺教现象(首要任务),揭示艺教规律,建立艺教理论体系,知道和规范艺教活动(给艺教以独立的地位;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 艺教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艺术学方法;教育学方法 经验实证描述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理性分析 第二章 艺术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 艺术能力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技巧的掌握、意向的构成能力 艺术境界包括审美方面和非审美方面 艺教形式学校艺教(专业艺教和非专业艺教)和非学校艺教 艺教的层面性:形式、审美、非审美层面 艺教的特点:形式观照与情意把握;情感的宣泄与净化;意味的感悟与理解;功利的执迷与超越;活动的引导与自由 为什么艺教具有功利性?艺教的功利性来自艺术;来自教育;艺教的功利性在于改善社会理念、民族精神、科技、道德、制度、风俗、宗教、器物等文化和文明素质,通过陶冶和构建社会群体的素质,是社会和谐有序的自由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和提高,即促进个体素质提高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引导的含义:正确的引导是指按照教育的一半规律和艺教的特殊规律来引导受教者。对教育媒介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对媒介接受方式的引导;对艺教效应落实的引导。 第三章 艺术教育结构与运作 施教者:是创造、提供、选择、运用教育媒介,组织、引导受教者参加教育活动,是受教者产生艺术教育效应的主体。施教者组织艺教活动,是艺教中的主导因素。 艺教媒介的要求:价值多元化;代表性(个性、典型性);时代性;可接受性 艺教运作:是以艺教媒介为中介构成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往复回环、不断更新的矛盾运作过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艺教运作的王府回流中包括起点、运作、终点。 第四章 艺术教育功能和效应 艺教的审美功能: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对现实功利的超越;培养审美的敏感能力;培养完形知觉能力);培养审美境界(审美境界是指个体通过艺教自觉进行心性、性情的自我锻炼、陶冶、塑造培养和提高,达到、形成超越的自由境界。感性愉悦的审美境界;领悟愉快的审美境界;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陶冶性情 艺教的非审美功能: 知识经验积累(如美术教育包含生理解剖、几何、比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接受美术教育也就是接受了这些知识的教育,受教者在事物的大小、远近、明暗、结构等方面会有大收获); 思想道德修养(如公益广告这种视觉艺术,它将艺教的道德内容有机的融化在意象形式中,潜移默化的使受教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健全体魄(艺术欣赏同体育活动有着生理方面的统一性,例如优美的音乐使人体中的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起伏流转具有节奏感,使血液中增加一种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艺术的范性和体育的标准范性有着内在的统一,艺术的范性是内在的自由和谐,体育的基本精神是人体的自然、和谐、均衡声场。因而,在体育中引入艺术的范性、或说体育的艺术化,必然利于达到体育的终极目的;精神、意志激发体能体魄,艺教培养的文化精神、意志能力,可以“移植”在体能体魄的教育中,促进和激发受教者的体育活动;生命和艺术的同构价值); 训练与提高劳动技艺(艺教对训练与提高劳动技艺的意义体现:使劳动技术培养和训练走自由发展的道路;促进劳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将练习的外在要求与内在意愿结合起来;端正劳动态度) 论述艺教能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和提高具体体现在哪里? 1、 无私无畏---超越的理想人生 培养受教者的理想、信念 例如听《义勇军进行曲》时,受教者也许不知道乐曲的旋律、节拍的构成技巧等知识,其所表达的民族危机感,以是受教者热血沸腾、情不自禁,放弃了自身功利的考虑,而把情感系于民族的生死存亡。 涵育受教者的人生情境 艺术教育能够以艺术品的普遍性情感进入受教者的心灵使之认同、不断的从实用性的情感中升华出来,因而艺术教育涵育具有超越性的理想人生观。例如伦勃朗在绘画创作的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他能够艺术发愤忘情以至于忘记了本身的穷困潦倒,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 知识文化---创造的科学人生 人生是科学和创造的统一 人类历史的进步等靠的是科学,科学也是建设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所必备的条件。但是人生不仅是科学和理性的,还有创造。只有这两方面相互作用、共同生发,使人生的清醒理性和丰富热情有机统一起来,使逻辑和审美有机统一起来,是人生面貌呈现出丰富和单纯的有机统一。 给予受教者知识和文化 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让受教者知道北宋的建筑、交通工具,知道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培养受教者的认知能力和构成能力 艺术教育对认知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促进,表现为受教者对形式的自由观照和把握创造能力的提高。 3、 发挥潜能---自我实现的自由人生 给予受教者人生理想 例如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主人公海伦·凯勒的事迹能够让我们学会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这样在遇到困难是才能够不畏困难、直面命运、积极改变外在的环境,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培养自由完满的个性 例如从影视作品中受教者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个性,这就能够促使受教者主动培养自由完满的个性,因为具有自由完满个性的人生,具有超越警戒和创造能力,能够将个体与社会秩序有机统一起来,是人生更充实。 效应之二:社会(群体)文明进步与建设 1、 艺教培育的艺术能力准话为物质造型力量,创造物质文明 2、 艺教给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助于任何自然的和谐 3、 艺教对道德、理想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4、 艺教培养的超越精神,促进社会精神文明 第五章 艺术教育原则和方法 情境创设性原则:指艺教的施教者自觉的选择运用教育媒介,创造一个适于艺教功能发挥的环境、气氛,使受教者置身于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知识经验的积累,达到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情境的内容:人为的情境和自然的情境 艺术教育方法:观照;动情;操作 观照的三个层次:引导;诱发;心态 操作三层次:描述;复制;创造 第六章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开发人的智慧,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训练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的多元综合教育。 素质教育分类: 道德素质教育:即德育,包括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包括身体器官机能素质教育和健康素质教育,以培养受教者体质、体能和体魄的正常发展 审美素质教育:包括审美能力素质和审美境界即审美精神素质的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审美欣赏、创造、评判能力,提高审美境界,走向一种审美的超越、自由、创造和人生。 科学素质教育 劳动素质教育 交往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对智力教育的帮助:艺教可以激发受教者的理智感,惊异、怀疑、自信,从而鼓舞对真理的追求;艺教能够培养和训练创造力;艺教能够对记忆力的增强有所帮助。 第七章 门类艺术教育 视觉艺术教育:凭借感官和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手段传达和接受空间意象的艺术 功能:培养和训练视觉感受力和空间意象的创造力;培养一种审美情趣和感悟能力;给予人文精神和知识的教育 听觉艺术教育:凭借听觉感官及其相应的媒介手段传达和接受时间意象的艺术。 功能:听觉意象感受力与创作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培养,心灵的陶冶;凝聚力的培养,斗志的唤起 视听艺术教育:凭借视听感官和相应的媒介手段而传达和接受时空意象的艺术 功能:对智力的开发;对审美素质的培养;对知识和精神文化的丰富 想想艺术教育:凭借视听感官和想象以及相关媒介即语言手段传达和接受想象意象的艺术。 功能:给予广泛的社会历史生活知识;对想象力的训练与培养;对理想、精神、情怀的培养;对语言技巧的培养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ed7bc458f5f61fb73666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