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Pad进课堂的利与弊

时间:2022-05-02 02:5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iPad进课堂的利与弊

要:iPad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改变传统课堂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随时准备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当然工具用不到好处,便化利为害。iPad这东西,也是双刃剑,一方面功能强大,一方面也容易让自制力差的学生跌入迷途。 iPad和多媒体之类充其量是辅助工具,当工具奴役了我们,们就真要异化为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甲虫了。

关键词:iPad;课堂教学;利与弊

随着教学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教学工具也逐步走向现代化。iPad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移动平台,将进一步推进教学信息化,使教与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且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教学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将成为一种趋势,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一、iPad课堂教学优势

总体来讲,iPad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改变传统课堂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随时准备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新的信息技术终端和课堂教学得到很好的整合,总体而言呈现出以下几个优势:

(一)轻便的电子书包

现在的课业确实让孩子负担过重,孩子小小年纪就背上了沉重的大书包,不管对身体还是思想来说,都算沉甸甸的“包袱”。2007年以来,为了解决学生书包重的问题,电子书包应运而生,它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以信息终端为载体,覆盖备课、上课、辅导、测试和作业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平台。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用携带大量教材和教辅资料,上学时只需带一台笔记本电脑等专用阅读器,书包重量大大减轻。平板电脑的出现,以其简易的触摸屏使用,图像和声音兼备等特点,成为最佳的电子书包。学生只要用手轻轻触摸点击屏幕,即可找到需要的电子教材资源。家长也不必再担心学生每天要背沉重的书包上学,也不用担心忘记带课本的学生丢三落四,而且,这样也节省了一大笔的教材费用开支,不存在出现教材破旧和过时的问题。

实际上,许多iPad用户认识到这款设备可以用做教学工具的潜能,纷纷期盼市场提供众多种类的少儿数字读物。可以看出,iPad确实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之处。

(二)课堂形式生动有趣。

iPad进入课堂无疑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数字教材的多媒体化,给教学增添了无限趣味,一改以前多媒体课上学生只能“围观”的窘态,人手一个学习终端,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配合专门开发的软件,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iPad丰富的功能,教师能准确方便地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与学生一起对其进行评价,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了一些变化,成为课堂作业的评价者。

(三)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由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的,他们对于信息的感知和获取特别敏感。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对于人的发展相当重要,已经成为当代人的一种基本能力。iPad等教学终端引入课堂教学,能使学生长期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中,如果把课堂教学变成培养信息意识、学习信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端正信息道德的主渠道,孩子就会成为信息社会的“原居民”,就不会在享受信息盛宴中迷失方向。

二、iPad进课堂的隐患

(一)要警防学生沉溺于与学习无关的游戏

在现在这个“学生疯狂沉迷于游戏”的时代,特别是家长管不住的家庭,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看看网吧里那么多的未成年人,我们没理由不担心这些学生的未来!有些学生会利

iPad游戏功能,缺乏制止力,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疯狂地玩游戏或者浏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网页,


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这与设计者的初衷背道而驰,这引起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忧。

为防止这类事情的蔓延,相关的设计者应该采取相应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研发和安装相应的监管软件,学生就无法进入无关网站;教师和家长都应引导学生使用iPad的时间,说明下载与学习无关网站游戏的危害,如携带病毒和木马,使学生能够健康地使用iPad,自觉拒接与学习无关的干扰和诱惑。

(二)要警防电子课堂变身游戏阵地。

课堂是学习的地方,是知识传播的主要阵地,孩子持iPad上课,仿佛是让孩子在网吧里学习。虽然学校已经找专人对iPad进行了处理,譬如不能上QQ,不能上有些网站,但电脑里依旧有大量的资源,恰恰这丰富的资源,例如耐读的小说,丰富的图片,各种视频,等等,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譬如数学老师讲得起劲,有些同学可能在看里面的语文小说。老师讲的知识点标记在哪里?现在的学生本来汉字的书写水平就差,电子化后,以后怕不是差的问题,怕的是提笔忘字、不会书写的问题。汉字都不会写,还算是中国的孩子吗?

(三)使学生产生信息选择的冲突。

基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完整,他们在使用iPad进行辅助学习时,会面临各种信息要进行选择。是,在选择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信息冲突现象,这样无疑加大了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如何从众多的软件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一款,则要我们通过不断的试验和验证。例如,AppleiTunes U汇集了世界各地教育机构发布的350 000多个教学资源,想要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就要求学习者有足够的辨别和选择能力,需要教师或家长对其进行指导学习,在最短的时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三、对iPad进课堂的思考

正是由于iPad等教学终端呈现出时尚、便携、易用等特点,它作为电子书包在课堂上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给目前的数字校园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但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审慎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iPad进课堂似乎要成为下一个教学热点,这股将要刮起来的时尚风潮,不免让人有些担心,担心我们能否抓住iPad进课堂的本质。

(一)传统教学不能丢。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iPad可以在课堂上辅助教学,但不应该把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全扔了,不应该把老师精心设计的纸质讲义全扔了,不应该把孩子认真书写和演算的老师精心批改的练习册全扔了。纸质书籍,更便于标记,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书籍和知识的敬畏之心,分量重点又算得上是啥缺点?纸质的书,学完之后,陈列于书橱,何时用,随时翻阅,方便简单,可随时“温故而知新”。iPad呢,一旦没电了,束手无策。同时,iPad怕水,一旦进水就完了;怕挤,一旦在校车上挤了,就报废。另外,这东西,价值不菲,常为小偷虎视眈眈,一个成人小偷对于一个幼学少年,岂不是手到擒来,孩子容易自取其祸。一旦失去,学材顿失,老师的讲义自己的记录全部归零,这损失不可弥补,同时还要自己破费再买新的。同时用了iPad,老师的讲义会不会采用拷贝法?一挥而就三年的备课?用了iPad,学生的作业会不会采用拷贝法?形式上会了而实质上不会。所以我觉得原来那些纸质教材、纸质讲义、练笔本、作业本改用还得用,iPad也用,让它退居次要位置,当做工具书用,当做课外同步阅读教材用,当做配套练习册用。

(二)实施规划很重要。

平板电脑进课堂要避免这种现象:缺乏规划和培训、盲目地购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的领导者看到iPad进课堂的好处,急于求成,缺乏调研和规划。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但不能改善课堂教学,而且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极大浪费。

那些发达地区的著名学校应用iPad教学,之所以刚开始就能获得良好的成效,这完全得益于他们周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完善的实施规划:一年级是打好基础的年级,要集中精力抓好字词句和书写等基本功的训练;二年级在强化学习基础的同时引入信息技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打字等基本技能。以及课堂操作iPad的基本动作规范和口令;三、四年级实施iPad课堂教学;五、六年级则带着学习经验回归传统教学,完成小升初的工作。这个实施规划在现行教育体制和教改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照顾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通过iPad教学给学生树立信息化学习的理念,进而再带着这种理


念去学习国家教学大纲中的学习内容。此规则可谓浑然一体,令人拍案叫绝。

(三)使用新技术同时应关注教育理念的提升。

iPad和后台的云端资源可以带给孩子兴趣的激励。从效率角度而言,使用iPad后,增加了课堂互动的频率和深度,学生在单位时间里的学习产出增多,每天进步多一点,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个性化成长在新工具的使用中得到更多的体现。但现代技术都是服务教育教学的工具,在使用新工具时,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技术手段给课堂组织形式、学生潜能开发等方面带来的促进作用。决不能把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简单等同于课堂现代化。拿教师使用PPT来说,国内教学普遍实行灌输模式,对着PPT“念课”,直接把整个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很少或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这并非对“一支粉笔,一堂课”传统模式的超越,反而可能对教学效果起反作用。“iPad进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我们的目光不能停留于iPad本身,而应该关注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四、结束语

iPad走进校园,无疑是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全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体验,都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一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心动。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我们在看到iPad教育改革产生一定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好这一高科技产品来为教育服务,使它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李良智.课堂不是游戏 教学不能依赖iPad的表演[J].教育能见度42.网易教育.2012. [2]沈建范.iPad进课堂引起的思索[N].中国教育.2011. [3]华琪.乔布斯学校:iPad颠覆课堂教学[J].外滩画报.2013. [4]刘垠,操秀英.iPad带进课堂的欣喜和忧思[N].科技日报.20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c063b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