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美食

时间:2022-09-29 01:1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与美食

摘要 作家大都是美食家, 善于享受生活。20 世纪 80 年代小说的《美食家》、《绿化树》中,“美食”被赋予沉重而严肃的政治使命,成为社会现实矛盾、主义与理想的隐性言说。《舌尖上的中国》又将“美食”引向文化的高雅殿堂,创造新鲜、神秘、美轮美奂的国家修辞体系,赢得主流文化与普罗大众的道德信任,美食再次被利用,演绎当代文化家和事兴的虚假传奇。 关键词:美食;文学;政治;文化;舌尖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 。单从近现代作品来看,有关饮食的小品文极其丰富: 唐鲁孙文化小品系列 梁实秋《雅舍谈吃》、周作人《知堂谈吃》,及汪曾祺 李碧华 蔡澜等的著作 。美食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不仅包唐诗宋词 昆曲 京剧, 更包括我们身边由 来已久的每一个细节, 美食则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的,那么,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中的 “舌尖”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80 年代的政治记录

1983 年陆文夫在《收获》上发表了《美食家》,小说发表后好评如潮。30 多年后的今天,在学术期刊网站上搜索《美食家》,已有90 篇论文。

无独有偶,1984 年,作家张贤亮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绿化树》。在第六章有这样的描写:“我笑着对炊事员说:“我不要稗子面馍馍,你让我刮那笼屉布吧。“行,”炊事员诧异地看了我一眼,递给我一把饭铲,“你要刮你就刮吧。”我仔仔细细地把笼屉布刮得比水洗的还干净,足足刮了一罐头筒馍馍渣。按分量说,至少有一斤!“祖宗有灵!虽然有股蒸锅水味,还是很好吃!1在第十三章,刚刚还“得儿蓬!得儿蓬!”的张永璘背着用全部家当买的5 斤大萝卜走上结冻的排水沟,突然咔嚓一声,冰面裂开,连人带篓都掉进河里,“反正棉袄已经湿透,我连袖子也没绾,气急败坏地在沟里乱摸。直摸到全身冻得麻木,而小腿针刺似的疼痛起来,才摸到不足一半。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爬到沟上,把劫后的剩余捡进背篓里。在岸上,我如同一条落水狗似的抖擞了抖擞,背起背篓走了。一直走出很远,我还流连地回头看着,仿佛沟底的黄萝卜会像青蛙一样自己跳上岸来似的。”2

在张贤亮笔下,无以复加的“饥饿”将张永璘们逼到墙角根。这时,“饥饿”战胜一切,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道德感、耻辱感、尊严在物质的淫威之下一次次威严扫地。张贤亮将“美食”褪去“美”色,“食”《资本论》“灵”“肉”“阉人”“骟马”反讽地并置在一起,“美食”最终成就的只是归入主流的“传奇”。

二、 大快朵颐的精神狂欢

求乐自适乃人自然合理的诉求,“生人之趣应乐也 ”,快乐人生的欲望表现如康有为所鼓吹,“生人之乐趣,人情所愿欲者何? 口之欲美饮食也,居之欲美宫室也,身之欲美衣服也,目之欲美色也,鼻之欲美香泽也,耳之欲美音声也, „”3

现代许多小品散文作家讲究美食艺术推崇口腹之乐。 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南北的点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构成了现代小品散文美食文学的主力军,令人美不胜收。其中,对美食的关注自然成为创作的重心之一,譬如南京的茶干、 绍兴的米酒、 东京的点心、 北京的茶食、 小酒店的“盐豆” 等等,不一而足。 在其以饮食为题的小品散文中 ,周作人擅长以客观而平实笔调向读者渐次介绍美食特点、 烹调及制作工序,娓娓而谈,在看似零度情感介入的观照中,分明体现创作主体的闲适心态。 如故乡的羊肉粥,“羊肉粥制法,用钱十二文买羊肉一包,去包裹的鲜荷叶,放大碗内,再就粥摊买粥三文倒入,




下盐,趁热食之,如用自家煨粥更佳。 吾乡羊肉店只卖蒸羊,即此间所谓汤羊,如欲得生肉,须先期约定,乡俗必用萝卜红烧,并无别的吃法,云萝卜可以去膻,但店头的热羊肉却亦并无膻味。 北京有卖蒸羊者,乃是五香蒸羊肉,并非是白煮者也。 4有的谈美食文章如同品茗一样讲究美食的环境,如:“吃烧鹅亦自有其等第,在上坟船中为最佳,草窗竹屋次之,若高堂华烛之下,殊少野趣,自不如吃扣鹅或糟鹅之适宜矣。 5 这些食物书写与周作人的生活美学息息相关,对于人生,周作人主张,“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6,周作人主张“无用的游戏与享乐”来滋润并不美满的现实人生,“吃不求饱的点心”自然表现出现代意味休闲精神的强烈渴望与诉求。

三、艺术层次上的吃食 谈到“吃”人们的首要反应是填饱肚子,其实,“吃”不仅具有形而下的价值,它更有形而上的价值。梁实秋曾饶有兴致地谈到:“人吃,是为了活着;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轻视。但是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这个‘小’不是绝对不可以谈的。只是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7梁实秋的意思是,对于吃,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理意义上,更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在周作人看来,作者知识丰富值得钦佩,可惜的是,文章是以诗为主,注释为辅,终究束缚了作者的是,文章是以诗为主,注释为辅,终究束缚了作者的手脚,如果能像文字学家郝懿行那样专做笔记来发挥食物文化的张扬就更好了。 四、2010 年代的乡愁记忆

2012 5 14 日至22 日,央视纪录频道播放了7 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毫无疑问,《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事件,它创造了一个关于美食的关键词----“舌尖”。《舌尖上的中国》始止于文化,用舌尖上的麻辣鲜香屏蔽丢失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苦痛,如此说来,“美食”是当今困顿社会的“麻醉剂”。遵循这样的思路再反观一下《舌尖上的中国》的“陌生化”以及它陌生中的“熟识化”。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建构了一个个由色彩、声音、动静视觉奇观创造一个个精致逼真的美食世界,传统食物第一次以实实在在的“美”惊艳亮相。比如苏式糕点,或外表洁白,内中翠绿,或玲珑剔透,惟妙惟肖,悄然间演绎从庙堂到江湖的高点传奇。 其次,《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是生产美食的精美绝伦的“力之舞”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一道道美食,不如说展示的是刚与柔、方与圆、对抗与妥协交相辉映的“力之舞蹈”,比如安徽的毛豆腐、邓诺的火腿、大澳的虾酱、延边的辣白菜等等。民间手工艺在此大放异彩。 第三,《舌尖上的中国》将历史被推向前台,所要追溯的是美味的精神故乡---- 家庭、父母、地域、气候,每一集都是追寻这样的拍摄路径,突出共享理念。《舌尖上的中国》洋洋洒洒七集,从平面到深度模式,从镜像到仪式到历史再到文化,美食不逊于唐诗宋词---- 厨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伟大文明的书写者。

结语

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并以调侃的口吻论及中国人的“好吃”“不但活着要吃,死了仍要吃。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满足了,而中国的鬼仍依




旧非吃不可。”8虽然“历观古今之人,不好此者盖鲜”9,然而并非所有饕餮都懂得饮食之趣,“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但现代休闲小品散文作家从家常小菜、寻常小吃中吃出滋味、吃出乐趣,追求“吃的艺术”,将美食与饮酒、品茗一样当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闲点缀,生活的艺术化使生命充满了诗意般的滋润,充满了诗意的休闲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铁范、张秋杭. 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J]. 修辞学习,2006(2). [2] 王健、张聪. 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分析及对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7).

[ 3] 康有为. 大同书[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55

[4] 周作人. 书房一角·带皮羊肉[M] ∥周作人自编文集.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40

[ 5 ] 周作人. 书房一角·烧鹅[M] ∥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 河北教育版社2002: 71

[6] 周作人. 雨天的书·北京的茶食[M] ∥周作人自编文集.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2

[ 7]梁实秋. 雅舍谈吃[M]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国文联出版社,2003: 35 [8 ] 夏尊. 谈吃[M] ∥夏尊散文译文精选.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35 [ 9 ] 梁章钜. 老饕[M] ∥浪续谈.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7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ee1127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