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美食与乡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对中国人而言,仅仅为了满足口腹的饕餮之徒,是被人瞧不起的。我们的圣贤从吃中悟出了治国之道,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透彻一些便是好的治国之才就是一位好厨师,善于将一道菜烧的色香味俱佳。 著名的美食家古清生深得“食不厌精”的夫子之道,从书本理论到实际操作他都很有一番体味,但是他也反对吃的浮噪吃的粗鄙他讲:“一个时代的食文化,多少能折射出这个时代总体的心态,吃价格高昂的山珍野味大致可以见出浮躁与轻狂的社会思潮,如果你留心猜测一个渴望山珍美味的人的真实心态,那一定漾动着无已控制和排谴的欲念。” 翻看古清生弥漫着饭菜香的饮食书《美食最乡思》后,除了佩服作者对中华大地不同地区饮食独特的认知与见解外,更能体味到饮食之外那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乡愁,正如他在一篇随笔《味檑上的故乡》中所谈到的那样:“人对食物的依赖性可能要超过语言。”这种对于食物的依赖性其实是种“大乡愁”不是因家乡美味而思念的乡愁,—这种乡愁在中国文人笔下不绝如缕。而《美食最乡思》中弥曼的,是一个闯荡大都市的田园文化人,对工业文明正在吞噬乡野美味的起初、深入、细致之美,代之的是种豪华奢侈或者千篇一律的快餐式饮食风格,表现出来的不满、忧思与反抗。 我观察到古清生不像一般美食家一样,过多将吃上升为高不可及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写食”已如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吃的那道茄子一样,名为“茄子”然而所然无味,老古的文字更多深入中国饮食的历史层面,所包含的是一个特定地域的人文精神和居民秉性。所以我们便看见了在故乡看龙舟吃粽子的欢乐,故乡土生土长的野菜的清香外,他笔跨大江南北,泼墨东西写上海人的精致,浙江人的清鲜,广东人的煨汤。 最为好吃的往往是默默无名的村妇用最为本色的方法烧制出来的美味,但若经过加工,出现在大雅之堂必然失去那份原自于乡土本色,正如陕北民歌一旦被流行音乐同化后那种粗狂之美被雅致取代一样,所以,与其说古清生是在用嘴品尝中国美食,不如说是用腿在行走中国的美食地图—只有乡间田园,还有未曾被工业化污染的地道的美食。 在古清生这样的“品尝”与“行走”中,我们从饮食文化中看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宽容,我以为这便是《美食最乡思》一书名字的由来,中国的饮食,南甜北咸、北辣东淡与地域的历史、文化、物产,等息息相关,正如古清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一部美食史,《周礼》很多的章节就是讲饮食礼仪。中国的饮食,有的精细,有的生猛,有的猛烧,中华文化也是如此这样的刚柔相济,异彩纷呈。美食家各地饮食差异中获得了享受之美。苏东坡出生在中国美食故乡四川,他一生虽然起起落落但都不会忘记故乡的美食,但是他从来都是以开放的胸怀来欣赏各地的美食,贬居黄州时,清苦的他用当地的猪肉文火而做成美食;居住在杭州是他又喜欢上了西湖的鱼;贬官岭南时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对苏轼来讲,这不仅仅是“人安之处即故乡”也可以说是“胃安此处即故乡”。从南方闯荡到北京的古清生是有“胃安此处即故乡”的东坡之风的。 在日渐繁华的都市,看到不同地方的菜品为迎合大众口味不得不改良,见 到中学生们去麦当劳、肯德基里去吃全球同一配方烧制出来的鸡翅,看到白领女孩越来越青睐速成食品,我这个同样喜欢中国风味的都市人,真的担心,在不远的将来,古清生的作品便成了一部可供回味的饮食史书,而速成的美食也变的寡而无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79d43fa32d7375a417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