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传承古典文化 ——经典诵读教学随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因此,经典诵读对于传承古典文化起了极大的作用。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当然是自由的阅读,自觉的学习,主动的体验),了解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我们以诵读经典为主渗透常规语文朗读,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这二者的相辅相成对孩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开展经典诵读的几点体会。 一、喜爱经典,乐于诵读 首先,要激情引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伴随悠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引领到诵读的意境中去,充分感受经典诗文的美,也可以搜集经典诗文的各种多媒体教材,通过听、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领略并熟悉本来难懂的经典诗文。 其次,教师应多提示引导,让经典走向学生生活。如:说到珍惜时间来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来了新同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交谈中,教师不时冒出一句诗来,加以概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从而喜爱经典,乐于记诵。 二、诵读内容,精挑细选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欣赏水平也还有限,所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得精挑细选。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我们可以选择诵读《三字经》。它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传播面是家喻户晓,而且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生动,言简意赅,这个年段的同学既能琅琅上口,又在诵读中积淀了各方面的素养。 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日益增强,记忆已经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弟子规》来诵读,《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些内容,短小、有趣,有生活的情境联想,还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五、六年级的学生记忆的策略性更强,理解能力也非低年级孩子能比,所以我们推荐诵读《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共有20篇,包含为政、教育、学习、修养四方面的内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等长久以来都是人类生活、做人的准则。所以,《论语》的诵读不但积累了名家语句,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举两得。 至于唐诗,更是由于它的琅琅上口,韵律优美,浅显易懂而为孩子们喜爱,所以唐诗的诵读可以贯穿整个童年。 三、诵读经典,提高兴趣 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们的谈吐变得非同一般,出口成章。因为诵读经典诗文,学生们变得喜欢看书了,因为他们要知道更多的关于李白、杜甫的事情,更想明白《两小儿辩日》的真正结论。于是各种有意义的书籍充盈着学生的生活。 四、固定时间,诵读经典 1.早读二十分钟:听经典朗诵,感受声音之美。如可将每天早晨7:30—7:50设定为学校经典诵读的专题广播时间,播放语言大师们标准的经典诵读,如《滕王阁序》的荡气回肠,《老子》的举重若轻,《三字经》的琅琅上口,让师生们感受到声音的美丽、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丽。 2.课前三分钟:可让诵读三分钟成为课堂的一支永恒的序曲。如一打预备铃,同学们可在班长带领下,一面诵读,一面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这不仅挖掘了诵读时间,也可以帮助教室的气氛安静下来。 3.晚上半个小时:情感可以维系兴趣,可以号召家长努力营造家庭诵读的氛围,如要求学生每天“大声诵读半小时”经典及背诵有关诗文,并要求家长签字,这既是一项极好的亲子活动,也是维持孩子们诵读兴趣的好方法,更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f22076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