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原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 唐太宗大历七年(772年)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 十二、三岁,避乱越中(今浙江)。 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 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应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著作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 ”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 后授官盩厔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10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 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 晚期,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武宗会昌6年(846年)卒,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香山宋》等。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他曾建造一条有名的堤,名叫白堤。 《大林寺桃花》简介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元和十二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 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5bbb7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