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时间:2023-11-23 20:18: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是因为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是相互促进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活动;主体地位;教学效果

1.引言

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主张教师主体论 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 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 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实现既定的目标。



2.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古人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点就是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和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 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 指导学生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工作, 能否上好一节课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 教师在上课前要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 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难点, 还要准备如何导入新课。课堂教学导入的功能体现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因此, 教师应尽力运用导入法, 领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严密的备课之后, 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 传授各种知识, 但不能只是把自己备课的材料以自己为主体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 应运用启发、领引、指导的方式进行拓展式、启发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求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要备足一桶水 要吃透教材、理清头绪、分清主次、明确重点、难点, 做到心中有书 要深入学生,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 做到目中有人 以便因材施教; 在讲授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穿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 要激励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人的兴趣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的, 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将能唤起学生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从而学好这门课程。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 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 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 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 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时, 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为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的任何教育措施将无法落实, 也就没有主导作用可言。同样, 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 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 们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远不成熟, 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 多向交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 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 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 减轻师生的负担,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 认识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目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正在从奏者逐步过渡到伴奏者 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教学过程正在由单向控制向双向或多向交流转变; 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必须培养学生做主人的兴趣, 但光有兴趣而无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确立,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做学习的主人, 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 会参与实践,具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力。为此, 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 确定思考的方向,并坚持不懈地用心读书, 不人云亦云, 不满足于同学、老师的释疑, 能不断地于无疑处生疑。自觉探求是自主阅读能力的纵深发展, 学生遇到问题后, 能深入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950224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