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述评

时间:2023-02-24 11:21: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人的主体性研究述评

主体性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中常谈常新。“人是万物的尺度,它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包含主体性萌芽的哲学命题开始对主体性的探讨便一发不可收拾。普罗泰戈拉的这一命题把人的主体地位拿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客观世界依附于人的感知而存在,没有了人的感知,客观世界也就失去了它的样子,所以人是作为客观世界的中心而存在的。到了先贤苏格拉底这里,他则认为“思维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以人代替自然,强调是理性的精神让人成为世界的中心,在苏格拉底这里主体性指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那句“认识你自己”,被镌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铭文,将古希腊推向了新的时代,由促成了对自然的认识转到对人的认识这一伟大转向。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出现在他的《工具论》一书中,但他在此书中所言的主体并非专指人,而是任何实体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亚里士多德在另外一部著作《形而上学》中认为,从事物首要本质的实体里建立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本体论,要从本体来理解主体,主体就是实体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达了人的活动对客体变化的影响,他第一次用了主体这一范畴。总体来看,这个时代的对主体性的认识处在萌芽阶段。而就整个哲学史的发展脉络而言,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之后,主体性哲学才真正意义上出现,但无论如何,没有之前先哲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主体性问题也就难以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在西方中世纪阶段,经过了宗教意识狂热和主体意识发展受压制之后,新的曙光又逐渐重新到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大思潮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其中开门红当属“我思故我在”这一简单的论断,却成为具有开拓和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哲学命题。当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一书提出这一命题时,其作为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地位已经奠定。只有作为怀疑的主体,“我”是存在的,“我”才能怀疑,“我”作为思维主体被确定,即人才是思维的主体。在《人类理智新论》一书中,莱布尼茨将人的主体性归结为一种先验主体。在《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大主教、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感觉,或者叫做观念,感觉之外的东西是感知不到的,人是感觉的主体。大哲学家康德把人归结为理性主体,人为自然立法”人的认知来源与主体本身的规定,


伦理道德也是主体实践理性为自身立下的法则,这一观点在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有所体现。康德又一次确定了人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在全部被造物之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黑格尔则从精神层面确定了人的主体性,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写到,“所有的人都是有理性的,由于具有理性,所以就形式方面讲,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本性。

尤其是现代以后,主体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路径也更为广泛,研究脉络更加细致。“人的性本能是最深层次的主体性”作为西方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从心理学方向研究主体性,并且认为性本能是最深层次的主体性。海德格尔从人的生存关联和意义上研究主体间性;哈贝马斯则从社会学意义上对主体间性进行了分析,其观点在著作《交往行为理论》中有所体现。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人着重于对主体间性的研究,胡塞尔则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只涉及认识主体之间关系的认识论意义的主体间性。此外,主体性问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那里也饱受质疑和批判,因为在后现代主义学派看来,现代社会中主体和客体都已经被消解,那么人的主体性又怎么会存在呢?在他们看来,“主体和客体均已被消解”而且“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已不存在区别”可以看到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主体性问题的批判是有失偏颇的。不仅在批判中更多的涉及异化和虚假的主体性,存在以偏概全之嫌,而且在就批判过程本身而言,已经逐渐表现出解构之中重建之倾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f3a65c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