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句式变换角度看杜甫《秋兴》第八首之“香稻啄馀鹦鹉粒”一联的倒置问题

时间:2022-10-26 09:1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句式变换角度看杜甫《秋兴》第八首之香稻啄馀鹦鹉粒一联的倒置问题

作者:赵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8

要:杜甫的《秋兴》八首通常被看做杜诗七律的代表作。该组第八首诗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联,其解说历来多有歧义。根据笔者收集到的各种解说[1]来看,概括地说对本联有肯定与否定两类相反的评价。其否定者,大略认为本联为了迁就格律要求而使词序错乱,违背文法。其肯定者又可以分作两类。一类在文法问题上实际上持有与前述否定者大致相同的看法,就是认为本联词序颠倒,不合文法,但是却以诗歌用语的特殊性为借口为这种做法进行辩护,甚至认为本联恰恰因为这种颠倒而成为妙语。另一类则主张本联并不违背语法规则,只是出于格律等方面的要求,对通常的语序作了调整,也就是使用了倒置手法。 关键词:《秋兴》;倒置

[中图分类号] H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3-18--01

关于本联的倒置情况,有文章认为是主语倒置,目的语一部分倒置” [2],就是说按照通常的语序,本联应为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但作者调换了修饰语香稻和各句主语鹦鹉凤凰的位置。而另有文章从文意出发进行分析,认为本联说的是稻之鹦鹉啄馀之粒,碧梧之栖老凤凰之枝,全句的语序没有倒置,倒置的只是啄馀鹦鹉属于定语修饰语内部的主谓倒置,而另一修饰语栖老凤凰也不是倒置[3]

关于倒置,涉及到以下这些问题:是否为倒置结构的判定依据是什么?倒置结构是由某一常规结构变换而来,其变换应依据一定的原则,这原则是什么?同样是动作﹢动作发出者这一语序,为什么啄馀鹦鹉(之)粒是倒置结构,而栖老凤凰(之)枝可以看做常规组合?着眼于现实情况和语义关系,鹦鹉凤凰只能各是啄馀栖老的动作发出者。而在多数情况下,主语﹢谓语﹢宾语的语法顺序是和动作发出者﹢动作﹢动作承受者的语义顺序一致的,或者说主语(对应于动作发出者)﹢谓语(对应于动作)﹢宾语(对应于动作承受者)这一语序应是人们头脑中一种有着原型意义的常规组合。把本联分析为倒置结构,其实质就是以这种主谓宾常规组合为标准来分析本联的非常规组合,把非常规的还原为常规的。但是,主谓宾的顺序虽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型意义,却显然不是惟一的常规组合。 对于凤凰”“碧梧枝”“栖老三者来说,我们首先想到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是主谓宾的顺序,即凤凰栖老(于)碧梧枝。但是,碧梧枝栖老凤凰这一顺序的组合使用得也很频繁,以至已不再被视为使用了倒置手法的特殊句式。而事实是这种类型的存在句及其变式在杜诗中大量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如禅枝宿众鸟”“幽蓟余蛇豕”“南海残铜柱”“绝域改春华”“枫岸叠青岑”“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芙蓉小苑入边愁”“平沙列万幕,中天悬明月”“万国城头吹画角等等。其中句首的地点词语可以换成时间词语,而地点时间词语和动词之间可以插入表示原因之类意义的短语,比如岁时伏腊走村翁”“去年米贵阙军食;句首的地点时间词语可以承前省略,或者甚至不出现,比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香叶终经宿鸾凤”“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已老尚书郎。因此,碧梧枝栖老凤凰和凤凰栖老(于)碧梧枝都可以看做常规组合。我们如果把凤凰栖老(于)碧梧枝变换为以碧梧枝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就是凤凰栖老(之)碧梧枝,而如果对碧梧枝栖老凤凰进行同类变换,就是栖老凤凰(之)碧梧枝。这样,栖老凤凰(之)碧梧枝和凤凰栖老(之)碧梧枝一样可以视为常规组合,并非倒置结构。

对于鹦鹉”“啄馀”“香稻粒三者来说,虽然在特定情况下未始不可以出现香稻粒啄馀鹦这样的组合,而我们也未始不可以根据现实中的关系把这样的组合看做被动结构,但是这样的组合显然只能视为特殊形式。这样,就只可能发生一种变换,就是我们把鹦鹉啄馀香稻粒这一常规组合变换为鹦鹉啄馀(之)香稻粒,而啄馀鹦鹉(之)粒,我们最好视为是缘于根据格律、对仗等语用因素而调换修饰语的主、谓语这一做法,是一种常见的主谓倒置(这一主谓倒置结构用作定语却并不常见)。

至于主语倒置,目的语一部分倒置这种情况,是把处在不同语法层级的宾语修饰语和全句主语互换位置。杜诗中的倒置通常是主谓倒置、述宾倒置、定语中心语导致和状语中心语倒[4]等等,倒置成分都处在同一语法层级上。宾语修饰语和全句主语互换位置的情况极其罕见,而这种倒置具体是遵循哪些机制实现的,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注释:

[1]叶嘉莹释,《杜甫秋兴八首集说》,353-3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月第1版;

[2]王力《汉语诗律学》,258-259页,20054月第2版。

[3]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169页,语文出版社,20088月第1版。 [4]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176 -179页,语文出版社,20088月第1版。 [5]葛兆光《汉字的魔方》,54-5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月第1版; [6]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134-195页,语文出版社,20088月第1版; [7]王力《汉语诗律学》,258-259页,20054月第2版;

[8]冯至编选《杜甫诗选》,23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d0862f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