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阅读教学中的作者至上观念

时间:2022-07-24 10:18: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破除阅读教学中的作者至上观念

作者:董成立 屈伟忠

来源:《课外语文·上》2017年第04

【摘要】随着阐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认识到读者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不被作者所左右,能够对文本进行独立而客观的评价。有意无意地站在白居易的视角解读《琵琶行》,是《琵琶行》鉴赏史上的主流解读方法。这种解读的不足之处在于,将琵琶女与作者互相激发、触动的双向行为,简单处理为琵琶女激发了白居易情感抒发的单向行为。因而,仅从白居易的视角分析《琵琶行》,是单向度的,是不全面的。只有增加从琵琶女的视角,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琵琶行》。因而,破除阅读教学中的作者至上观念,对于中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琵琶行;双向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学评论家南帆指出:通常的阅读中,人们总是和叙述者构成了同谋关系。人们将不知不觉地站在叙述者的角度看待角色。第一人称将制造一种自述的语言气氛,叙述者与角色的合而为一将有效地俘获人们的同情之心。这种现象,在非虚构作品中表现尤甚,读者容易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文本,这造成了文本解读的狭隘性。读者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体现在解文学作品时能够不被作者所左右,能够对文本进行独立而客观的评价。

有意无意地站在白居易的视角解读《琵琶行》,是《琵琶行》鉴赏史上的主流解读方法。 在此视角之下,分析者均将白居易的身世遭遇和情感世界作为挖掘的重点,而将琵琶女作为陪衬,比如满腔迁谪之意,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乾隆语)借叙述琵琶女身世,抒迁谪之恨(刘学锴语)。这种解读的不足之处在于,将琵琶女与作者互相激发、触动的双向行为,简单处理为琵琶女激发了白居易情感抒发的单向行为。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既专为长安故倡女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己身迁谪失路之怀,直将混合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陈先生非常精当地指出琵琶女与白居易应当并重看待。但在我们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一点。

因而,仅从白居易的视角分析《琵琶行》,是单向度的,是不全面的;只有增加从琵琶女的视角,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琵 琶行》。

从诗人的角度概括故事,其脉络再也熟悉不过了:诗人先是为琵琶声所吸引,再被琵琶女的生活遭遇所打动,再联想到自身的生活遭遇,再到重弹琵琶,诗人感情再度升华。而从琵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f843d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