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魅力 课题:风筝的魅力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风能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风能玩具(或简易的风筝)。 教学难点: 玩具的构思(风筝的做法) 教学准备: 风筝欣赏图片数张,风筝的简史介绍,风筝的简单玩法。 学具准备: 查找风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风筝的图片,制作风筝的各种纸张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 三、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 四、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 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 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五)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玩法: 中国风筝的玩法: 《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 1、斗风筝: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 2、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 3、“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 4、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 5、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 六、欣赏风筝的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 七、引导学生说说人类是怎样利用风能及其原理为人类造福。(风能发电机、滑翔机、降落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5278d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