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教学参考书 th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 Ed 1975. 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 夏邦栋等. 地质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7.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8. 周廷儒. 故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9. 周淑贞主编.气象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 潘守义等.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1. 王绍武.气候系统引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2. 张家诚著.气候与人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3. 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14. David H. Miller. Water at the Surface Currents of the Earth. Academic Press. 1977 15. 施雅风等.中国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报告总第一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6. 范时清.地球与海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7. 叶锦昭等.世界水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8. 北京大学等.地貌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19. 杨景春. 地貌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0. 王颖,朱大奎.海岸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1. 吴正.风沙地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2.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3. 任美锷等.岩溶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4. 黄秉维等. 现代自然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5. 倪绍祥.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6. 陈百明. 土地资源学概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5. 陈传康,伍光和等.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209633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