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认识周长》有感

时间:2024-02-03 07:10: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听《认识周长》有感

在工作室与陆洪闸小学联合举行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聆听了吴春红老师执教的《认识周长》一课,受益匪浅。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她从认识边线——认识一周的边线——认识周长——计算周长——自己测量数据计算周长 ——了解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脉络完整且有条理,教学效果好。



一、生活引入,调动学习的需求

吴老师以“小明的锻炼计划”为情境:绕运动场跑一周,采用“慢镜头”的手法分别出现没有绕边线跑、没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边线跑一圈的三种情形,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图形的一周。随后追问:“怎样跑才对?”揭示周长的含义。这样,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熟悉、亲切的生活情境中自然感悟周长的含义,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更调动了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是在课的结束部分,吴老师让学生欣赏了小短片“身体里的周长”,并要求学生自己建立周长健康档案,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思想,彰显了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二、巧妙过渡,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后,吴老师给出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圆弧形,通过指一指、比一比、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进一步建立周长的概念。活动一:先让学生指一指这两个图形的一周在哪里,感知这一周的长度;活动二:比一比哪个图形的一周更长一些;活动三:想一想拉直后的这条线段和原来图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活动四:量一量一周到底有多长,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周长的概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渗透


了“化曲为直”的思想,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创造。于是,在下面的活动中,学生灵活地选择了用绳子围一围的办法,解决了树叶周长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吴老师的汩汩活水的引入,才让这一群村小的孩子在快乐的舞台上绽放出了思维的火花。我想,这就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全新理念!



三、灵活变通,充分尊重学生

吴老师在课的执行过程有两个小调整。镜头一:在用线围一围的办法测量树叶的周长时,一个孩子做不了,吴老师立刻蹲下身去,摇身一变成了孩子学习的同伴,帮助孩子一起操作。同时也号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合作完成。镜头二:有一个特殊的孩子思维很活跃,但只顾着自己说,有点不遵守课堂纪律。第一次吴老师请他回答,满足了他表现的欲望,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热情;第二次吴老师说“等你坐正了,我再请你”引导他要遵守课堂纪律;第三次吴老师说“也给机会让别人说一说好吗?等他说完我再请你好吗?”提醒他要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回答,取长补短。这些小细节的处理,无不显示着吴老师纯熟的教学技艺和灵动的教学处理艺术。只有饱含一颗大爱之心,才会如此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当学生感受到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时,学生也就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802ed0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