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以下五点问题: (一)课程变革的不稳定性的问题. 以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又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即学界普遍认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至今,教材几经修订,教师刚适应前一版本的教材,不久,又换版本,这样教师无所适从,也让学生无所适从。 (二)各个年级段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的问题。 以我所工作的贵州省最近几年的中小学教材版本来说,在小学,有些地区用的是人教版,有的地区用的是北师大版,甚至有的地区用的苏教版;而在初中,大部分地区用人教版,但也有不少地区用其他版本;到了高中,高考科目的教材主要是新人教A版。而同一个地区,中小学教材不同的问题很普遍,每一种版本的教材都有自有一套系统的理论,由于版本不同,容易导致知识脱节,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每升一次学,就面临一次重新适应教材的挑战. (三)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脱节的问题。 在学校,学生拥有一个纯净的教育氛围,但是,社会却给学生一个残酷的污染氛围. 学校再怎么严加看管,也阻止不了学生被社会上很多不良气氛的影响。比如,网吧。很多网吧的通告上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但实际上并不阻止未成年人入内。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和教育机构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参与进来. (四)学生高考录取与综合发展的问题。 就当前我国高考录取现状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普通高考,高校按志愿和高考分数录取学生。我国当前的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综合发展,而每一项发展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就学生而言,要发展体育,就得多锻炼,要培养演讲口才、要学绘画、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培养兴趣爱好等等,学生就要分出一些时间去发展这些文化课以外的课程,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然而,学生高考录取又绝大程度上是以文化分录取的。这就导致学生综合发展与高考录取似乎对不上号,这样学生为难,也让以升学率看教学质量的学校为难。 (五)教师的社会属性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待遇和尊重,导致对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教师的技能和付出没能得到相应的待遇,导致教师生活比较清贫;而计划生育以后,大部分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又赶上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宽裕的生活,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没吃过什么苦。而且,在学校,就算学生捣蛋,老师不怎么敢管教,因为稍不注意,就有家长投诉或告老师。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社会的配合.家长和社会都不配合,教师左右为难,甚至连躲都躲不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ec758f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