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目标角度观察与分析《安全记心上》——评课稿(初稿)

时间:2023-02-22 16:2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教学目标角度观察与分析《安全记心中》

——评课稿

听了刚才两位老师所上的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中》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X老师首先从平安出行知识点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整堂课以安全常识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我们都知道,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和评估教学的重要依据。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确定”这一角度将我的观察与分析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接下来,我要分享和交流的主题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大纲也指出,法治教育要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鉴于此,有效的教学目标应结合教材主题,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来确立,有的放矢,才能使课程焕发生命力。

一、教学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 1、确立目标应依托课标与大纲

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二是由学科专家制定的课程目标;三是由教师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三者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后者依次是前者的具体化,只有将宏观的教育方针、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方针、课程目标才能得以落实。从宏观的意义上讲,根据大纲的要求,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确立目标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微观意义上讲)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或者说,道德就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建构,也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建构一种新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道德的生活。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以《安全记心中》这一课为例,三年级的儿童,除了在学校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之外,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因此,在确定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各种安全技能的教育重点是帮助儿童树立安全意识、安全观,从而学会保护生命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确立的基本意识 1、要有整体目标意识

从课程目标上看,《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规则意识,注重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法治观念的渗透。那么作为教师就需要首先了解小学六年的总体目标、年段目标、



1


学期目标,同时要在把握整体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

2、要有目标层次意识

目标制定要有层次性,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年龄不同德育内容不同,同一德育内容在不同年龄程度不同。以《安全记心中》这一课为例,第一框主要讲交通安全,低年级的交通安全教育重在认识交通标志,而到了中年级重在遵守交通规则。

3、课时目标小而精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切忌多而杂,大而全,而应做到小而精,让学生在生活中可行可做。因此,建议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经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和叩问:①自己拟定的教学目标一课时能够完成吗?②自己拟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检验其是否达成呢?如果不能一课时完成,且无法在课堂学生的回答、行为表现中检验是否达成,那么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毫无意义,还有可能在教学中盲目行动,跑偏跑空。

以《安全记心中》这一课为例,这样的教学目标便于落实,便于检测,具体且清晰,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4、课时目标可操作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在目标制定的时候多考虑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能依照方法而行。

三、教学目标确立的关注焦点

1、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源于生活

课标中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以《安全记心中》这一课为例,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因此,围绕教育生活化这一理念,教师需要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2、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高于生活

现在的教学目标制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对学生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教育让学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0741b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