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构建》读书笔记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是讲授《政府经济学》的张燚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一本书籍,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写的一本著作,老实说这本书的专业性真的很强,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真的看得是云里雾里的,觉得好深奥,好难懂,甚至现在我仍然觉得我还是没读懂这本书,也只能浅谈一下我的感受了。 《国家构建》这本书对“9 11事件”之后没过及世界各地说面临的严峻局面做了冷静而独到的分析,而“国家构建"便是福山针对世界时局提出来的重要论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社会学教授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的评论指出:“本书堪称佳作,引人入胜,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目前对制度构建与国家构建的认识有许多重大的缺陷,有些必须修正.特别是明确曲风国家的职能范围和国家政权强度这两个概念至关重要。”通读本书,我认为,这正是福山本书的论题所提出的最有重要意义的分析洞见,它对于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我们中国具有十分现实的政策指导作用。 福山在《国家构建》的《序》中提到“国家构建就是在强化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同时新建一批国家政府制度。”在这本书中,福山提出了两个观点: 第一、国家构建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因为软弱无能国家或失败国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从贫困、艾滋病、毒品到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二、一方面我们对国家构建很熟悉,另一方面我们仍不知晓的东西还很多,特别是如何把如何强有力的制度移植到发展中国家来。 《国家构建》一共有四章,第一章《国家概念正在缺失的范围》,第二章《弱国家与公共行政的黑洞》,第三章《弱国家和国际合法性》,第四章《小而强的国家》。这四章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福山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用于理解“国家概念”的多种维度,即政府职能,治理能力以及合法性基础。该分析框架将解释为什么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家不是太强而是太弱了.福山先是追溯了20世纪以来围绕着“国家的规模应当多大和国家力量应当多强”这一问题而产生的长久不息的争论,并特别地指出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发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以自由主义理念(华盛顿共识)主导的经济改革的概念认识错误之处,他说道,“某些国家由于缺乏合适的制度框架,实行经济自由后的状况比假如不实行更为糟糕。问题就在出在基本概念的混淆上。他们没有把国家概念的不同范围都加以展开,也没有理解它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5)福山进一步提出了国家的“范围和强度”之分:“前者主要指政府所承担的各种职能和追求的目标,后者指国家制定并实施政策和执法的能力特别是干净的、透明的执法能力——现在通常指国家能力或制度能力。”(7)而关于这两者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福山着重指出:“国家力量重于国家职能.……有证据证明,国家制度的力量大小从广义上讲比其职能范围宽窄更重要。”(19)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是在缩减国家的职能的同时提高国家力量的强度,而不是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圭臬、一味地弱化国家对经济事务干预程度,成为一种“没有能力的国家却管理着它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范围极广的事务。”(12)那么,作为国家构建核心的制度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制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变量”(22)于是,紧密围绕着制度供给问题,福山讨论了涉及国家概念的四个方面:一、组织的设计和管理;二、政治体系设计;三、合法性基础;四、文化和结构因素。福山还接着讨论了制度需求问题,认为“没有对制度的需求就不会有制度的发展和改革”,(32)而“外部势力创造制度需求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38),很多国家机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政策失败,症结正在于此。 在第二部分,福山研究了国家弱化的原因,特别是为什么尽管近年来经济学一直在努力,但现在仍然没有形成公共管理学。这个缺憾明显地限制了其他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增强其国家能力。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组织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因为“没有最佳的组织形式,也没有最佳的公共行政学",福山从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论入手,探讨了“委托—代理”制度下的组织问题,他认为至少有三个基本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特别是对于公共部门的机构)不存在最佳的形式,也因此不存在最佳的组织形式.其一是组织目标经常不明确。“组织形态自身的模糊性是组织目标经常不明确,相互矛盾或定位不准的首要原因。”(51)其二是,委托人,代理人的动机问题,“代理人的动机永远不可能与其委托人的利益完全一致”(55)这样,在公共部门中如何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保证代理人对其行为负责就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事情,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检测便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而“绩效倘若无法准确地考核,最终便不可能建立制度化的机制来保证公共部门的透明性和问责制。”(55)其三是权力下放与自由裁量权的问题,这是组织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 在第三部分,福山从国际的视角来讨论国家弱化问题,即国家弱化如何导致国际动荡,如何损害国际体系中的国家主权原则,以及国际层面的民主合法性问题如何成为美国,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争论的焦点。在本书的最后一章,福山探讨了“小而强的国家",他总结性的指出:“对于后911时代来说,全球政治的首要问题将不是如何淡化国家概念,而是如何重建这个概念。" 按照福山在《国家构建》一书中提出的划分国家治理程度的标准,当代国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治理程度较完善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处于平衡,比如美国、中国、法国、日本等;二,治理程度一般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并不平衡,而大部分国家都属于这一类型;三,治理程度差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失衡或丧失,比如利比亚、阿富汗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可见,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国际治理程度的好坏,国家能力强而职能少(大社会小政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却不易出现,故而国家的职能与能力达到平衡已经实为一种比较恰当的状态.而这也正是国家构建应该追求的一种状态。 国家的治理与一个国家的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越完善的制度越有利于国家的治理.而从制度供给层面来说,国家的治理需要处理好组织设计、制度设计、合法性获得、文化与社会结构四方面问题: 组织设计,作为最基础的存在,当今国家治理的主要形式为政党政治,因而政党组织的完善程度是国家治理状态的一个主要的参考依据; 制度设计,主要是处理集权与分权,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制度设计不能急功近利(例如中国的文革),更不能依靠个人的魅力(例如卡扎菲等政治强人立国); 合法性的获得,民主是当代国家合法性获得的主要途径,而公民个人意志的满足也是获得合法性的标志; 文化与社会结构,作为国家治理的受体出现,同时也会对国家治理进行反馈从而影响国家治理,文化和社会结构与国家治理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正如不同的文化以及社会结构使得相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得出不同的结果。而这也是书中所说的美国制度输出困境的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1df739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