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方针 (1)人们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2)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 4.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1)方针是符合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2)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5.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萌芽: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年。学记1229个字。 独立形态: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的教师的作用。(夸美纽斯提出了一切知识都应以感觉为开端) 1776年德国的著名哲学学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后来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根据心理活动的统觉作用,提出了教学的四个步骤。 多样化:1861年出版了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他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杜威所创立,代表著《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经验主义的色彩。 赫尔巴特代有传统教育学派,杜威为现代教育学派。两者对立 苏联十月革命后,以凯洛夫为主编著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该书重视系统知识的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其积极意义,缺点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 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深化阶段: (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2)196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3)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 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 第1章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2.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3.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成要求的人。 4.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6.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7.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8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9.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 10.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在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封建统治者,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统治劳动人民的官吏和士君子。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1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书经、易经、 礼记、春秋。 13.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 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2089410af1ffc4ffe47ac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