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书籍设计中插画的视觉表达研究

时间:2022-05-28 05:57: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书籍设计中插画的视觉表达研究

摘要:儿童书籍在儿童身心成长阶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书籍中的插画和文字内容是他们认知外界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通过书籍认知未知世界,将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精神。儿童书籍中插画的视觉表达是其灵魂所在,优秀的插画艺术表现形式在丰富书籍内容、吸引儿童阅读的同时,具有寓教于乐的价值,在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儿童成长各阶段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诉求为研究背景,探索儿童书籍插画的视觉表达,探索未来儿童书籍插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儿童书籍;插画设计;视觉表达

一、儿童心理需求对插画视觉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心理特征跟随其成长阶段不断发展变化,身心成长阶段经历了从无知向有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成长变化过程,其中成长阶段大致可分为:感知期、启蒙期、认知期、形成期,儿童的书籍设计中的插画视觉因素根据不同阶段儿童成长的心理需求有所取舍。

感知期是新生儿阶段,视觉感官系统发育并不完全,黑白色是他们世界的主要色彩,适合此阶段阅读的婴幼儿书籍读物中需使用更多的黑白色彩或互补色,插画中的色彩无需过多,插画构图和元素内容也不易过于复杂,同一插画画面中1-3种色彩,2-4种实物元素为最佳。

启蒙期是婴幼儿时期,虽然语言系统并未形成,但手脚动作已经逐渐灵活,对于外在事物的探索主要依靠触觉和视觉的共同作用,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书籍中的插画除了需要有强烈的色彩搭配,在材料的运用、结构的设计中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例如在结构上使用镂空、叠加、立体化等方法,材质选择结合插画内容选择或光滑、或粗糙等不同触觉的材质。

认知期是儿童的学前阶段,这个阶段儿童认知世界的方法从简单的视觉、触觉等媒介,逐步增加至五感并存,并伴有一定的思维活动,是儿童心理变化的重大转折点,具象思维模式逐步演变为抽象思维模式,对于插画中抽象的视觉形象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认知阶段的儿童书籍插画,在视觉表达方面需要多采用抽象的视觉形象来表达内容,由简单、单一的抽象视觉想象,循序渐进至复杂、多变的抽象视觉想象,逐步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模式。

形成期是儿童由浅到深的受教育阶段,除了复杂的认知和科学知识的获得,更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悄然树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开始理解或思考他人的行为,并伴有简单的逻辑推演过程。这个阶段的儿童书籍插画扮演者美育的重要作用,插画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行为习惯的传达、性格特征的展现都将会深深的影响到儿童身心的发展方向。 二、儿童书籍中插画的视觉艺术表达形式 1、夸张的视觉形象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读物中插画形象的设定更需要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造性设计,夸张的视觉形象更符合儿童的心里特征和阅读需求。 插画设计师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在日常生活用品、动物、玩具等中寻找创作素材,对素材进行艺术化处理,通过拟人化、夸张化的艺术手法将生活中静态的、非情感的事物,塑造成具有鲜明性格特征,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视觉形象。


儿童书籍插画中的夸张的视觉形象设定有利于帮助小读者深刻体会书籍内容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内容,生动活泼的拟人化视觉形象,或可爱、或调皮、或憨厚、或笨拙,满足了儿童对于各种生理情感的需求。 2、鲜明的色彩搭配

儿童书籍插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尤为重要:一方面色彩是吸引小读者的首要元素,是插画人物、场景等画面的第一视觉表现力,儿童在阅读书籍时,首先看到的是插画,其中最先进入视觉系统的便是色彩的整体搭配,鲜明的色彩组合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儿童的视线,进而使其进入故事情节而继续阅读;另一方面色彩的取舍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进行选择,此外也要搭配插画中近景、中景、远景的构图和元素内容进行合理表现。综合来讲,儿童书籍插画中鲜明的色彩搭配不仅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情感表达工具,也是渲染氛围、烘托环境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迷人的色彩搭配和具有设计感的色彩组合不仅装扮了儿童书籍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儿童对于美的感受,培养了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

3、趣味性的材料与结构

不同的材料和结构的运用会给小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及感官体验,儿童最早通过感知过程接触外界世界,探索和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设计师需要跟随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特征不断进行创造性设计,不断研发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革新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采用创新性的设计手法全面、充分调动儿童阅读的各感官系统共同感知。

特殊触觉感受的材料运用、具有互动性质的结构设计、有声机关的设置为儿童阅读带来意外的惊喜和乐趣,打破常规的材料和结构在调动儿童视觉的同时,也激发的触觉、听觉等各感官的协调配合能力。例如: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书籍立体翻翻书,其中包含《车辆动起来》、《船舶动起来》以及《全景创意磁力贴》等书籍,书中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小读者通过开、合、拉、推、贴等动作变换不同的插画画面,通过互动环节增添趣味性。 4、寓教于乐的发展情节

儿童书籍中的插画是吸引儿童阅读的首要及重要因素,插画中生动的视觉形象、艳丽的色彩搭配、互动趣味的材料与结构是其艺术表现形式,书籍插画中的灵魂所在莫过于插画的内容,即故事发展情节,这些因素整合归纳于插画中,为小读者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悄无声息的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小脚鸭绘本》系列绘本,以小鸭子为主人公形象,叙述了《尿床了》、《玩具要回家》、《我不挑食》、《讲礼貌》、《有人来敲门》、《厨房里的火》、《客人来我家》等等故事,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典型的故事情节,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感受到点滴生活中的情感与品德。 三、儿童书籍中插画的视觉艺术表达形式

儿童书籍是儿童成长阶段不可获取的精神食粮,其中的插画设计不仅需要与故事情节内容相吻合、与画面版式设计相搭配,更重要的是插画中角色形象的设定、色彩搭配的运用、故事情节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各种特殊材料和创意型结构设计,都需要深入探索儿童的情感诉求,从儿童心理情感和阅读习惯为出发点,建立儿童情感与插画创作的重要桥梁,不断提升儿童书籍插画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让更多的儿童乐于阅读书籍,并从中获得阅读乐趣从而达到审美体验。

目前,我国儿童书籍的插画设计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推陈出新,突破了原始单一的表现形式,不仅在形式内容上有所创新,在传播途径上也出现多元化传播


媒介。具体而言,形式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特殊材料的运用、创新结构的探索、不规则开本与装帧形式的创新、触摸机关的巧妙设计、有声无声的相互补充等等,小读者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相互配合,通过抽、拉、开、合、粘贴、裁剪、折叠等互动环节,全身心全方位的投入阅读中,提高了阅读乐趣,提升了自身认知能力。 结语

儿童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每个时期都具有特殊的身心特点,只有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审美心理倾向,创作出来的儿童书籍插画才能吸引儿童情趣,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良好性格。因此,无论儿童书籍中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怎么变幻莫测,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不能偏离以儿童为根本出发点的创新设计,更离不开设计师潜心的研究和无限的创意。 参考文献

[1]蔚一潇.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现状分析与创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2]郝奇.儿童绘本中插画的互动性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7

[3]吴莹莹.基于分级阅读理念的儿童读物插画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 20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b65e36ec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