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言启蒙 作者:张大春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12期 先父在时,说教总趁机会,不轻易出言,想是怕坏了我学习的胃口。除非我问到了关隘上,他知道我有了主动求知向学的兴趣,才肯仔细指点。 那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无意间翻看了书橱里的几本风渍书,纸霉味腐,蛀迹斑斑,字体粗黑肥大,个个都认得,可是通句连行,既不会断读,又不能解意。但仍把看很久,觉得太奇怪了,只好请父亲给说一说。 那是一套名为《史记菁华录》的书。父亲接过书去,卷在掌中,念了几句,说:“不懂也是应当。这是《项羽本纪》。” 这一天晚上他给我说了楚霸王自刎在乌江的故事,卻始终没解释书上的文句为什么那么写。我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为什么你看得懂,我看不懂?”(其实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每个字我都认得,却看不出意思?) 父亲回答的话,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一个个的人,你都认识;站成一个队伍,你就不认识了。是吧?”他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扔,说,“这个太难,我说个简单一点的。” 接着,他念了几句文言文,先从头到尾念了两遍,又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在将近五十年后,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字句:“公少颖悟,初学书,不成。乃学剑,又不成。遂学医。公病,公自医,公卒。” 公,对某人的尊称。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颖悟,聪明。学书,读经典。学剑,练武功。学医,学习医术,给人治病。卒,死了。 他说到“死了”时,我笑了,他立刻说:“懂了?” 那是一个笑话,描述的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人。没有谁知道那人在死前是不是还医死过别的病人,但是能把自己活成个被称为“公”的人物,应该还是有些本领的,只不过这中间有太多未曾填补的细节。 父亲说:“文言文的难处,是你得自己把那些空隙填上。你背得愈多,那空隙就愈少。不信你背背这个‘公’。” 这是我会背的第一篇文言文,我把原文背给张容(作者之子)听,他也大笑起来。我说:“懂了?”他说:“太扯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2dd61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