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哥特式冲突

时间:2022-12-16 19:23: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以哥特式小说的震慑力反映了制度化对人性的迫害, 通过人性与专制, 由与禁锢,希望与制度化的哥特式冲突, 表达了人类对于命运和人生的理解。小说使用哥特式手法将幻灭的人类从空虚麻痹的状态中激活, 重新点燃其追求梦想, 追求自由的希望, 并完成生命中真正的救赎。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哥特式小说; 冲突

哥特式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 被评论家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1]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 浪漫主义成了文学的主流, 哥特小说也进入最繁荣的时期[2]。几乎所有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都创作了哥特故事或者使用了哥特手法并且推动了哥特文学的进一步发展[3]在一定意义上讲, 所有浪漫主义者都是现实的叛逆者, 但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在于理想化[4], 而哥特小说却重在暴露罪恶与黑暗。相对于主流浪漫主义文学, 哥特式小说的所谓”,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情节上, 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 在主题思想上, 它不是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侧重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 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观念, 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 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和恐惧相关的壮美[5]。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 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肖申克的救赎》是最著名的哥特小说之一, 其哥特色彩主要表现为人性与专制、自由与禁锢、希望与制度化的冲突。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名叫肖申克(Shawshank)的红墙监狱,救赎就在这里进行。当主人公安迪缓缓地走进这座威严与阴森并重的囚笼, 等待他的将是疲倦和劳累, 无尽的漫长生涯, 不可名状的凌辱, 更为可怕的是心灵死寂导引的绝望与疯狂。高墙、囚笼、残暴的狱吏、阴险的监狱长、令人发指的狱中姐妹帮( 同性恋者) , 这些具有浓厚哥特色彩的描述无不渲染出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的氛围, 并烘托出小说中让人深省的哥《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哥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以哥特式小说的震慑力反映了制度化对人性的迫害, 通过人性与专制, 由与禁锢,希望与制度化的哥特式冲突, 表达了人类对于命运和人生的理解。小说使用哥特式手法将幻灭的人类从空虚麻痹的状态中激活, 重新点燃其追求梦想, 追求自由的希望, 并完成生命中真正的救赎。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 哥特式小说; 冲突 一、人性与专制的冲突

肖申克监狱的监狱长沃登戴副金丝眼镜, 目光如炬, 阴狠老辣。他对新到的囚犯训话说: “在这里, 我们相信两件事情, 纪律和上帝。你们的信仰属于上帝, 你们的贱命, 属于我。欢迎来到肖申克。看守长哈利凶狠残暴, 在犯人入狱的时候,有个犯人问什么时候开饭。看守长打了犯人, 并且说: 我们让你撒尿的时候你才可以撒尿, 我们让你拉屎的时候你才可以拉屎, 我们让你吃饭的时候, 你才可以吃饭⋯⋯ 无疑, 他是监狱长忠实的走卒。哈利视犯人如蝼蚁, 当晚就将和安迪同来的胖子打爆了头。肖申克就是一个弱肉强食、强权统治的黑狱。它注定安迪不可能在这里平静安定地度过。为了能让安迪继续为自己洗黑钱, 典狱长派人杀死了能提供线索证明安迪无罪的一名犯人。安迪获知后与典狱长发生冲突并拒绝继续为其服务。典狱长当然不会放过安迪, 对其关禁闭一个月的惩罚并威胁道: 如果不给我干( 洗黑钱) , 只要你在这儿活下去, 我会让你度日如年, 你会从单人牢房转到同性恋的牢房里去, 没有什么警卫会再保护你⋯⋯于是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 什么是正义?在《肖申克的救赎》中, 正义的影子确实没有闪现。尽管几乎所有的叙事都发生在公共领域( 法庭、监狱等) , 但作为公共表达的正义却是缺席的, 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任——无论安迪的逃走, 还是典狱长诺顿的自杀( 他的死可以视为对国家法律的畏惧, 也可以视为对末世论审判的畏惧, 后者更有可能, 原因在于自杀现场的墙壁上那一行赫然的字: 主的审判很快降临。甚至, 安迪的被误判与无可选择的私力救济( 逃亡) , 以及监狱警察们的凶暴, 也证实着作为名义上的正义使者的国家机器, 实质上是非正义的。不义的政治玷污了个体的清白, 而个体的救赎叙事, 反过来又构成了一种美妙的政治批判。 二、自由与禁锢的冲突

受到禁锢的人总是想得到自由的,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当安迪不顾一切在监狱的喇叭里放《费加罗的葬礼》, 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们让人感动地静立当地, 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 沐浴着从未觉得如此自由的阳光。那声音飞扬, 高远入云, 超过任何在禁锢中的囚犯们的


, 仿佛一只美丽的小鸟, 飞出这灰色的鸟笼, 让那些围墙消失, 令铁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莫扎特的乐声铺洒在这些人身上, 来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将他们都濯洗得纯净无比。强者自救, 圣者渡人。修屋顶的时候, 安迪为大家争取来啤酒, 事实上是为大家争取到那种像在修缮自家的屋顶一般自在的感觉, 所以他不喝酒, 微笑却带着巨大的幸福; 放《费加罗的婚礼》, 也是要唤醒犯人们已快丧失的自由感。然而强者终究是少数。在自由面前, 更多的人们纷纷选择禁锢。在监狱图书馆呆了五十年的博斯( Brooks) , 为了不被假释, 竟然想通过伤害狱友来达到留在监狱的目的。老博斯如期出狱。他对外面飞速变化的世界张皇无措, 无从适应。入狱时还是稀罕事物的汽车, 如今已经满街跑了。他无法对付即使是杂货店打包员这样简单轻松的体力活, 他无法和人沟通, 他难以忍受世人虚假的礼貌和背后的冷眼色。因为, 他已经太老了。他唯一能够沟通的是监狱里收养的一只小乌鸦杰克, 可出狱前已经把它放了。他于是在旅馆房间的梁上刻下老博斯于此”, 然后上吊了。临死前,他的愿望是: 希望他们不要再放像我这么老的家伙。缓缓道出一个垂暮老人的悲哀与无奈。安迪等人收到他的遗信, 读给大家听。瑞德坐在身后一言不发, 只是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着。他叹了一口气, 抬起头说: 他应该死在这儿。自由本来应该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可是Brooks 们却早已经在监狱的规则之下规则了自己, 他们需要规则, 需要秩序, 如果没有它们,甚至无法生存。 三、希望与制度化的冲突

瑞得说, 希望是危险的东西, 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因为从进来的那一天起, 狱长就说过: 把灵魂交给上帝, 把身体交给我。除了他能弄来的香烟和印着裸女的扑克牌, 任何其他异动在这个黑暗的高墙之内似乎都无法生长。监狱就是如此的将一个人彻底改造, 狱中计算时间的单位不是日、月、, 而是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当看到忽然间岁月已逝, 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 任何人的希望都会消失殆尽。然而倔强的安迪始终坚信希望, 没有一刻不在构筑着自己的希望, 而且他一直试图用图书和音乐重新点燃狱友们的希望。肖申克就如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 那里有最广大的遵纪守法的市, 有横行街市的恶霸,有滥用职权的当道者, 有巧取豪夺的投机者, 当然有潜伏伺机而发的智者。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 当权者干着肮脏的勾当却会在公众面前宣讲拯救之道”, 似乎只有当性格没有棱角, 思想失去火花, 体制化的人们习惯逆来顺受的时候才可以平安生存。瑞得认为: “刚入狱的时候, 你痛恨周围的高墙; 慢慢地,你习惯生活在其中; 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当老博斯得到了身体的自由, 灵魂却已经被无可挽回地体制化了。他终于没有能够摆脱对自由无法适应的困境, 悬梁自尽。而睿智Red, 在出狱之后也悲哀地发现, 自己竟然连撒尿都要向经理报告, 否则一滴尿都挤不出来。他也考虑如何违规以便回到监狱, 甚至考虑与博斯一样离开。这时, 自由之身体与自由之心灵产生了分裂。瑞得也涉足于死亡的边缘, 但是安迪逃脱监狱之前与他的约定拯救了他, 明确地说, 对美好的期待与希冀拯救了他。安迪告诉他: 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希望不需要热情, 热情的希望只是灵魂深处一次不经意的冲动。在监狱里, 生命的过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 任何高涨的热情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向失望举起双手, 宿命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只有内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谬,否则, 人只有在面对压制时愤怒和狂暴, 在困境下腐烂, 甚或在平常的环境中寂寞和绝望。怯懦囚禁人的灵魂, 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忙着活或是忙着死。在这里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相信自己, 不放弃希望, 不放弃努力, 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一座小岛, 一叶扁舟, 一间旅,这样的要求应该不算过分。然而这样的要求却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至少需要一把貌似无力的小石锤、一张遮蔽自身本质的明星大海报、一本得救之道, 尽在其中的《圣经》, 还有19 的时间。压力和时间, 实际上就是希望和耐心。于是安迪能够用20 年挖开瑞得认为600 年都无法凿穿的隧洞。当他终于爬出500 码恶臭的污水管道, 站在瓢泼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时候, 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 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 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下现形, 并且颤抖。最后, 瑞得也渐渐从制度化中恢复, 决定去寻找安迪和安迪告诉他的那个像梦一样没有记忆的地方, 他说: “我希望, 我能成功越过边境。我希望见到我的朋, 紧握住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能有我想像中的那么蓝。


《肖申克的救赎》用一个监狱的缩影, 以哥特式对比及哥特式小说的震慑力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制度化对人性的迫害、幻灭,人格的分裂、变态﹑犯罪, 等等。越来越多的文学品和影视作品都在关注、表现、反映、揭示这些主题。只要它们依然存在, 哥特式小说和哥特式手法就不会消亡。正如《肖申克的救赎》向我们所展示的一样, 唯有哥特式小说的震慑力, 能使人类受到震撼, 变得清醒; 唯有用哥特式手法才能将幻灭的人从空虚麻痹的状态中激活,新点燃人类那一丝尚未泯灭的人性, 重新拾起追求梦想, 追求自由的希望, 完成生命中真正的救赎。 参考文献:

[1] 刘新明.哥特式小说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1993,( 2) .

[2] 张爱民.浅谈哥特式小说的发展与影响[J].枣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 2000,( 8) . [3]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2001,( 2) .

[4] 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朱金鹏, 朱荔,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 牛津文学术语词典[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3c9d30f18583d04964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