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城县居民高储蓄率的分析 高储蓄率导致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引起产能过剩与内需低迷的矛盾,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石城县居民高储蓄率的变化和现状及产生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降低储蓄率,促进经济良性运行的对策。 一、石城居民高储蓄率的变化和现状 (一)从纵向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城居民储蓄额和储蓄率持续快速上升。 1、储蓄额快速增长。1990年,年末居民储蓄额为5209万元;2000年,年末居民储蓄额达到59709万元,比1990年增长10.5倍,年均增长27.6%;2012年,年末居民储蓄额达到328718万元,比2000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15.3%。2012年,人均储蓄额达到10291元/人,分别比2000年的2051元/人和1990年的205元/人增长4倍和49倍。 2、储蓄率持续攀升。1990年,居民储蓄率(年末居民储蓄额占GDP的比率)为24.7%;2000年,居民储蓄率达到69.6%,比1990年上升44.9个百分点,年均上升4.49个百分点;2009年,年末居民储蓄额首次超过GDP,居民储蓄率达到102.9%;2012年,居民储蓄率继续攀升,达到105.8%, 比2000年上升36.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3.62个百分点。 (二)从横向看 1、储蓄率远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2012年,石城居民储蓄率达到105.8%,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市高26.8、40.4和17.8个百分点。 2、人均储蓄额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2012年,石城居民人均储蓄额10291元/人,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市低20004、8535和4037元/人。 3、居民储蓄额增速慢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2012年,石城年末居民储蓄额328718万元,同比增长15.1%,分别比全国、全省和全市慢1.5、3.8和5.6个百分点。 二、导致石城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 通过对石城居民高储蓄率的变化和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余额总量大、储蓄率高、人均水平低是目前石城居民储蓄存款的基本特征。储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储蓄作为居民个人投资的一个部分,受收入和消费的直接影响。石城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导致居民高储蓄率且人均储蓄额低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石城经济总量明显偏小。2012年, 石城GDP为31.06亿元,占全国GDP的0.006%,比人口所占比重低0.018个百分点,仅达到人口所占比重的25%,占全省GDP的0.2%,比人口所占比重低0.5个百分点,仅达到人口所占比重的28.6%,占全市GDP的2.1%,比人口所占比重低1.3个百分点,仅达到人口所占比重的61.8%。与全国、全省、全市对比,石城经济总量明显偏小,尤其是占全国和全省的比重远低于人口占比。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2年,石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7298元/人,仅相当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7.4%、68.8%和83.1%;石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18元/人,仅相当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40.4%、49.9%和53.0%;石城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56元/人,仅相当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44.9%、 45.4%和67.1%。 (二)社会保障水平低 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居于首要地位。其中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的不够完善以及高昂的教育费都加强居民的储蓄倾向。在居民收入未能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个人未来的预期支出是个未知数,也可能是个无底洞。许多居民因此不敢消费。只有存起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似乎才能对未来稍有一点信心。多数人还在为未来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费用、住房等问题担忧。 (三)物价持续上涨 储蓄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消费支出也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一个直接因素。居民的消费意愿可以由居民对当期的物价满意度来评价。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居民对物价的满意指数会相对下降,消费意愿也会下降。2000年以来,尤其是自2008年开始,石城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类、居住类、医疗服务类涨幅显著。 (四)财富及收入分配不均衡 财富及收入在居民中的分配不均衡,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总体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看,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0.25上升到2012年的0.47,已明显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从城乡收入对比看,差距不断拉大,已由2004年的2.32:1,进一步扩大到2012年的2.79:1。随着收入和财产占有差距的扩大,由此派生的财产性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五)信用体制不发达 信用体制不够发达也成为刺激居民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古典理论中的经济行为人选择跨期消费以使效用达到最大化得以成立的前提是信贷自由,然而目前金融市场还未发育成熟到具有宽松信贷环境的水平。很大程度上,银行对贷款者严格的保证要求,阻碍了一部分有消费倾向的行为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165b16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