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时间:2023-04-08 11:3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与黑》读后感——追求幸福的人

前几日把《红与黑》厚厚的读本读完了。说实话外国名著用词很简单,辞藻也不华丽,但是要探究小说背后的意义,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更何况自己平日里外国名著读的并不多。所以我找到了根据《红与黑》这本小说拍摄的电影。整整三个小时,我硬是坐在电脑面前把它看完了。读了小说再去看电影,我发现很有感触,尤其是对于连这个人物的解读。

《红与黑》毫无疑问是一部悲剧作品,整部小说就是主人公于连·索莱尔浮沉升降兴衰荣辱的过程。一个孱弱腼腆的贫民青年只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为了实现他那巨大的野心,他不仅要处处显示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要采取种种不光彩的手段,例如:虚伪、作假和违心之举。在于连这一人物的身上,司汤达打上了或深或浅的个人印记,然而我们在读这个人物的时候,也倾注了最复杂最矛盾也最激烈的感情。在于连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心灵的诗意和社会的平庸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社会的平庸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社会对个人的戕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反抗。

在小说中,令我格外关注的除了于连的命运,还有他的爱情。于连的成功以同两个女人的恋情为标志,同时他也在这两个女人的爱情中走向死亡。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的诱惑,止于德·莱纳夫人的征服;于连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则始于德·拉莫尔小姐的主动争取,止于于连的消极对抗。一个是“心灵的爱情”,一个是“头脑的爱情”,结果是心灵战胜了头脑,在于连死之前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真正爱的是德·莱纳夫人。

对于连来说,爱情是手段,飞黄腾达,社会成功才是目的。可是于连毕竟是善良的,他不能再爱情中始终藏着心机,反而两端感情他都动了真心。对于连来说,这两段爱情,让他破除迷障走向了清醒。对司汤达来说,则是一种爱情观的呈现,他追求的爱情不仅是肉体的碰撞,更是心灵的契合。

《红与黑》的全部故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细算一下,从于连的出场到被处决,总共四年时间。他十九岁的时候到德·莱纳先生家做家庭教师,二十三岁入狱,两个月之后被处决。在这四年中,于连唯一的念头就是“发迹”,他有着傲慢的性格和崇高的自尊,他想证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摆脱身份的卑贱,从而赢得男人崇拜的目光和女人高度的吸引。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却时时处处羡慕有钱人的“幸福”却从来没有说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但是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这是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雾走向清醒,说到底就是禅家所说的“悟”字。这让我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那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世而昨非。”于连在入狱的两个月大彻大悟,不管是他的命运还是他的挚爱,他都深刻地体会到了。因此,我觉得《红与黑》的主题是人怎么才能够幸福。

人来到世界上,没有不追求幸福的,不论是帝王将相,囚徒乞丐,无一例外。小说中,整日忙于政事的德·拉莫尔侯爵也把“享乐”看作“高于一切的事情”。然而,金银财宝、美酒佳肴、高官厚禄、绝色佳人,或者,与世无争、清心寡欲、难得糊涂、淡泊明志地说了几千年,什么是幸福,如何得到幸福,仍然是一个使人迷惑且不从思索的问题。于连正是处于这种对幸福的“思”与“迷”之中。直至生命的尽头,往日的野心、幻想、斗争、以及为了成功设计的种种伪装统统失去了迷人的光彩,在死亡的面前,于连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他对德·莱纳夫人说:“你要知道,我一直爱着你,我只爱你一个人。”之后,他从容赴死,没有任何矫情,他恢复了真正的自我。

最后我想谈谈这部小说的书名,这本书的书名究竟象征着什么?大家都没有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者认为 “红”指红色的军装,代表军队;“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为“红”是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是指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但是在我看来,“红”象征着于连的追求人生幸福的意义,而“黑”就代表社会中形形色色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义的生存状态。

在我将落笔时,发现自己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可与用精神阅读原著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再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307e18a8114431b90dd83a.html